六成就法,又称为那洛六法,此法由印度僧人那洛巴创,藏密噶举派(白教)祖师玛尔巴传承。现已由不丹诺蒲上师公开,锡金达瓦桑杜格西上师英文译传,美国伊文思·温慈博士编录在《西藏的瑜伽和秘密教义》一书中。现汉译的中文本有张妙定本和胡之真本。 按原书中说,此功法是“开演奇妙法门,使自性光明得以自动显现。须调呼吸、练心智,具足根基,乃能出生。”这表明该法是高级功法。该法门属于口传传承的正修部分。该法内容详赡、层次分明、解说细腻,几乎囊括了密法的所有方面,弥足珍贵。正修共有六种成就法门:1、灵热成就;2、幻观成就;3、梦观成就;4、净光成就;5、中阴成就;6、转识成就。修炼时并非须全修,可任择一两种,唯灵热成就法中的三三九风箱式为必修。 1.灵热成就法 灵热成就又称为拙火、忿怒母,类似于印度瑜伽中的孔荼里尼(Kundalini)瑜伽。具体分3部分修习: (1)加行2)根本、(3)实验。 (1)加行 加行又分为5段:①观外粗身空;②观内细身空;③观身拥护轮;④灵热修习;⑤灵力加持。 ①观外粗身空先祈祷历代金刚上师。次观自身变成金刚瑜祗尼(即金刚佛母),红色,放射如红宝石一样的光明;一头二臂三眼,右手举着雪亮的金刚弯刀,在空中挥舞,高过头顶,表切断一切幻想妄念;左手在胸前持天灵盖,内贮红血,以示满足无量安乐;戴五骷髅冠;挂有50个滴血人头的项圈,具足6种庄严的5种(只有身涂尸灰一种除外);(六庄严指六种庄严品,即身涂尸灰、骷髅冠,人头项圈,臂钏及腕钏,踝钏和护业心镜〔用人筋系于胸部],总表六波罗蜜。)左臂夹一白色长杖:表金刚佛父的圣体;金刚佛母裸体曼妙如16岁少女,作舞蹈姿势,右小腿向左上卷,足心上仰,左足直立踏压在平卧之人尸的胸部上,以示了生死之意;智火光焰,通身围绕。 继续观想自身外表,如同上述佛母,但内体如一红色通明透亮的空囊,乃至指尖趾尖也是中空,正如极薄红绢所鼓胀的帐篷,或吹气鼓胀的气球。 起初观想它与自身体量相等,然后渐次增大,如屋如山,最后大至充满整个宇宙而无余,如是专一心念于此观若干时。次则观想其体渐次缩小,竟小如芝麻,再细小至一极小芝麻的一点点,但虽小却身色肢分内外一切仍了了分明,如是专一心念住于此观若干时。 ②观内细身空即观灵力脉道为空。 先观自身变成金刚瑜祗尼佛母,体如常人之大,在体内中心线处,有灵力中脉,下起会阴,上抵梵穴(顶门)。中脉红如渥丹之色,明如酥油之灯,直如芭蕉之干,空如纸卷之筒(称“中脉四相”)。脉管如箭杆粗细。 观想中脉渐大,如棒如柱如屋如山,乃至充满整个宇宙。同时观想自体亦渐增大,大至无外,举体全空。唯此中脉遍及全身,连手指脚趾尖也充满贯达。继而观想它们渐渐缩小,变成金刚佛母的自身小如几十分之一的芝麻,灵力脉道小至较一根毫毛的百分之一还细,但仍为中空。如教中有言:观灵力脉道,细至不能描,细至不能见,细至不能住。 ③观身拥护轮 本段修习分为三;正身、调息、观想。 甲、正身,即落坐安身之法(见后灵热发生法) 乙、调息;先呼尽体中陈息,然后徐徐吸入新息,压下膈膜,将息封闭于胸腔,如水壶不漏。尽力维持到不能住息为至。 |
息本身只是一种「概念法」(即世俗观念;世俗人以为有实体的事物),还不是「究竟法」(即...
“度”的梵语是“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的意思。...
佛家禅画,十六罗汉图,现藏于日本皇宫内厅。这些罗汉,大都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