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练太极拳为什么不能自专自用? 答:自专自用就是不学习别人的先进,自傲自负,仅凭自己有限的知识和理解水平,固执的看待别人和自己,导致拳不精,理不通。 2.练太极拳为什么不能专求力和专求重? 答:专求力会导致圆转不活,专求重会导致凝滞不灵。 3.练太极拳是否可用力? 答:要用意不用力。但要用掤劲。 4.劲和力是怎样区别? 答:全身肢的筋皮肉骨,骨缝的松开,放松,伸拔,拉长而产生的弹簧劲,就是太极拳所称的掤劲。它在柔时有弹性,它在刚时有韧劲。而力是鼓劲的,努責的,强为的。这个劲是人们在自然生活中拿物,举重而养成的固有力。 5.劲和力内在的质量及在太极拳中是怎样区别的? 答:劲是有弹性和韧性的。同时在练太极拳中,它是有方向但又是无方向的。因为劲是可以随着太极拳动作方向的改变而改变方向。而力则不同,它是一旦发出,它是不会改变方向的。 6.力如果用的过大对人的身体有无伤害? 答:因为是努責的,强为的,使力过大,超过自己的限度,会伤及身体的。 7.掤劲在太极拳中站着什么位置? 答:它在太极拳中是总劲,总纲,是练太极拳的核心,是统帅。 8.练太极拳如果掤劲充足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 答:看一个练太极拳者的精神充沛不充沛,内在的意气动荡不动荡,外在的神气鼓荡不鼓荡,全看练拳者的掤劲充足不充足。 9.有了掤劲,在太极拳中还能表现什么? 答:有了掤劲,两膊才能相系,两腿才会自然相随。太极拳的威力才会发挥的淋漓尽致。 10.有了掤劲如果推手,会取到什么样的作用? 答:有了掤劲,如果推手较技,就会叫对方既来他不得不来,挥之他去,他不得不去。从而获得推手的主导地位。 11.练太拳有一句话叫着什么不能有和什么不能丢? 答:练拳时要僵劲拙力不可有,掤劲时刻不可丢。 12.练拳者在身法上要注意什么? 答:不可挺胸,收腹,突臀,耸肩和哈腰驼背。 13.练拳不注意身法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答:会导致气滞和不通,甚至气血逆上,全身拘紧,意气不能回归丹田。双脚似浮萍草,飘而无根。 14.练拳时全身肢应该注意什么? 答:要全身肢放松,立身中正《除吴式太极拳》脊柱竖直,松腰,敛臀,松胯圆裆,保持中正不偏,不倚,虚心实腹,上虚下实。等等。 15.评判太极拳习练者的习练水平,应从那五个基本方面来评判? 答:1,中正2,圆活3,沉坠4,松柔5,内劲。 16.习练太极拳有那八不丢? 答:1,内练太极意不丢,2,外练太极形不丢,3.习练太极中不丢,4.沉肩坠肘圆不丢,5.含胸拔背劲不丢,6.旋腰转脊神不丢,7,沉髋落胯坐不丢,8.身肢放长松不丢。 17.练拳须从无极始,意义何在? 答:练拳须从无极始,是要求现代练拳者对意气的重视和培养,对现代学习和研究太极拳有指导意义。 18.历代拳师是怎样评讲无极的? 答:历代拳师评价无极始太极的入门卷。说不入无极圈,难成太极图。 19.历代拳师认为太极拳的核心是什么? 答:认为内劲是太极拳的核心。 20.阴阳开合用现代话应是怎样的解释? 答: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21.太极拳在阴阳也就是矛盾中取着什么样的作用? 答:太极拳是阴阳开合的调和者, |
逆腹式呼吸法是道家的一种调息方法,是道家内丹修行者,在修行中总结的最为有效的一种呼吸...
《陰符》自黃帝有之,蓋聖人體天用道之機也。《經》曰:得機者萬變而愈盛,以至于王;失機...
炼丹者应把握天机,天机在于阴阳之升降。一升一降,相生相成,周而复始,不失于道,而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