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干本义 (一)甲 甲植物种子破壳出土状。引申为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的初期萌芽状态。为阴气始尽,阳气初生的第一阶段。 甲象形字。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子萌芽后所戴的甲壳。 五行为足少阳胆,为阳木。少阳为生命之萌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进取性。 (二)乙 乙本义:鱼肠。《尔雅·释鱼》曰:“鱼肠谓之乙”。引申为种子发芽后因柔弱无力而屈曲生长状,承甲,为阳气发展的第二阶段。 乙象形字。甲骨文字形。 乙五行为足厥阴肝。为阴木。 (三)丙 丙本义:鱼尾。《尔雅·释鱼》曰:“鱼尾谓之丙”。引申为植物开始长出分枝的时期,承乙,象开衩的树枝。个人认为,这个字倒过来的形状更符合字的本义,不排除后人误传的因素。丙为阳气发展的三阶段。 丙象形字。小篆字形。 丙五行为手太阳小肠。为阳火。 (四)丁 丁本义:鱼枕。《尔雅·释鱼》曰:“鱼枕谓之丁”。鱼枕即鱼头骨,古代作为饮食器具之一。古人认为骨头都是由阳气生成,因为阳气是不会朽败的,所以人死后骨头不腐烂,其余的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基于此古人才会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以流传后世。既然骨头代表阳气,而鱼枕又是鱼骨里最大的骨头,自然就是鱼体阳气最旺的部位,也最为难啃,最为阳刚。引申为植物已经长成,阳刚之气外现。承丙,为阳气发展的第四阶段。 丁会意字,小篆字形。甲骨文的“丁”字,为口为阳,表示植物已经长成,阳刚之气外现的状态。 五行为手少阴心。为阴火。 (五)戊 戊戊者,武也,言其盛,言其壮也。植物茂盛的状态,承丁。为阳气发展最旺盛的阶段。戊五行为足阳明胃,为阳土。 (六)己 己表示草木生长到了极限,停止继续生长的状态,承戊,为阳气发展到了尽头的时期。 己象形字。甲骨文字形。本义:停止。 己五行为足太阴脾,为阴土。 (七)庚 庚庚者,更也,更换也。是指阴阳交替的意思。表示植物生长开始由于生长旺盛期向衰退期转换的状态,甲骨文的“庚”字,形态象一植物往地面以下下萎缩潜藏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