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葛洪阐扬仙道学说力倡金丹服食以来,道教炼丹一直代有传人。在晋南北朝以降的数百年间,以葛洪为代表的炼丹术思想传统基本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葛洪本人既是炼丹家,亦是大医药学家;陶弘景亦复如此。 丹家研究本草医药,旨在服食成仙。但兼修医术也使其对炼丹的态度具有几分古医药家注重经验和实效的冷静风格。 然而,正是这种注重实验验证的医药家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却给服食金丹以求神仙不死的信仰带来了危机。因为水银、铅以及雄黄一类砷的化合物、金银一类贵金属,无论怎样炮制都是不可能使人体达到不朽成仙的。它们或具有强烈的毒性,或沉坠穿破胃肠,只会使人短命促死。各种去毒之法是根本达不到去毒目的的。 炼丹术士们在实践中碰了壁,开始转向理性思考,寻找炼丹术的理义基础。 苏元朗创立“太易丹道”及其影响 苏元朗,隋唐之际罗浮道士,自号“青霞子”。他是道教炼丹术处在历史转折路口上代表人物。他发明了“太易丹道”,并著有《宝藏论》一书。所谓“太易丹道”,实际上是指其采用易学阴阳及五行之说来解释金丹黄白之术。他认为炼丹所用药物原料与火候掌握是成败的关键。在使用药物方面,他力倡《周易参同契》铅、汞之说,认为唯此二味才是真正的神仙大药。在炼丹之火候的掌握上,他也力倡《参同契》之说,主张用易理指导,规定升火操作时间的长短,及中途火候的进退。 自有青霞子的倡导,《参同契》的学说乃在唐代炼丹术士中盛行起来。不少人潜心研究此书,为之作注。于是,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烧炼金丹,风行一时。 “自然还丹”说 自然还丹的成熟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精气丹砂----“日月之华气照耀天地,太阳、太阴、冲和之气交腾受气一千八十年,结精气丹砂。” 朱砂----此由精气丹砂化育而成,亦需1080年,其特点是“主水,无元和之气未足。” 天然还丹----此由朱砂养育1080年而成,由于“是日月之华气(案:指水。)化为天然还丹”,故其具有“阳气足”之特点。 自然还丹----在天然还丹的基础上,“天符又照耀一千八十年,合四千八十年,元气足...成天铅自然还丹”。 自然还丹是上界仙人服食的。而下界修道之人临炉炼丹,则就是要以人间之火,仿天火之造化,在丹炉中浓缩地再现这全部过程,由此得到与自然还丹性质相同、服之亦可成仙不死的仙丹。 运火“直符”之说 炼丹术士十分重视火候的进退掌握。所谓火候,即是丹炉温度的控制。唐代炼丹术士以炉中之火比类“天火造化”,讲究火候变化喻合天符运行,这就是“直符”。其说十分繁杂,而就其思想渊源而言,则本于《参同契》之丹道理论。 |
逆腹式呼吸法是道家的一种调息方法,是道家内丹修行者,在修行中总结的最为有效的一种呼吸...
玄靈妙典。萬古真傳。圓明道寶麗諸天。秘密個中筌。九九重宣。慈濟永無邊。...
三元合炼丹法是道宗丹功核心内容,历代先祖修炼的真髓都蕴含其中。此道至简至真,历代真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