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蔡季通之“先睡心,后睡眼”一诀最为要紧,心不能息,只是闭目以求睡,是缘木求鱼也。人之不能寐者,要在此心妄想多、杂念多、忧虑多、烦恼多、欲望多、攀缘多,能先息心忘虑,则即易得酣睡矣。故朱子称之为“未发之妙”,实则此只是入手法耳。故孙思邈真人于《千金方》云:“不宿酒,独自宿,软枕头,睡盖尽;能息心,自瞑目。”唯不若天玄子之“首宜心无念,常令抱丹眠,魂魄安神窍,自到未画前。”能更上一层楼也。罗门睡功,主在“炼睡丹”,谓较“坐丹”易效,盖可得“不倒丹”之妙也。炼金不换睡丹,尚有补髓功法,与生髓法,非得师不传。 古真又谓:“伏气炼丹,眠法有三种。病龙眠,屈其膝也。寒猿眠,抱其膝也。龟鹤眠,踵其膝也。”口诀不传。要在小大周天、采药炼药、结胎脱胎、出神入化等全部丹程,均在睡功中完成也。此世称“金不换睡丹诀”,如传不得其人.须遭神谴也! 又马大年于其《怡情小录》中,辑有咏睡诗数首,名之曰“睡味”。虽非言睡功丹诀,然亦可怡情,特录之以供莞尔。 饱食缓行初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脱巾斜倚藤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斐晋公 细书妨老读。长簟惬昏眠。取快且一息。抛书还少年。——半山翁(转载请注明出自气功之巅:chinaqigong.com) 相对蒲团睡味长。主人与客两相忘。须臾客去主人睡。一枕西窗半夕阳。——陆放翁 读书已觉眉棱重。就枕方欢骨节和。睡去不知天早晚。西窗残日已无多。——僧有规 老读文书兴易阑。须知尘冗不如闲。竹床瓦枕虚堂上。卧看江南雨后山。——吕荥阳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持正 余习惯成癖,每遇暑尽,必须偃息。客有嘲孝先者,即吟此以自解。但苦枕热,屏转数四。后见前辈言荆公嗜睡,夏月多用方枕,睡久气蒸枕热,则转一方冷处。此非真知睡味,不易语此也。最后,为使读者对长生睡功丹法,易于领会契入起见,特附刊数图于后,用之为助道耳。 |
逆腹式呼吸法是道家的一种调息方法,是道家内丹修行者,在修行中总结的最为有效的一种呼吸...
《陰符》自黃帝有之,蓋聖人體天用道之機也。《經》曰:得機者萬變而愈盛,以至于王;失機...
炼丹者应把握天机,天机在于阴阳之升降。一升一降,相生相成,周而复始,不失于道,而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