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太乙门功由“玄阴指”与“和阳指”功两部分构成,玄阴指属上部修指类硬功,贯劲即可运用;和阳指属下部修指类内功,是前段功力的提升修持方法。二者之间有自相契补不足之功。同治年间,垂霞道人周宗源留金针玄阴指于武当山,光绪十三年隐入王屋山后悉将全套阴阳玄指功传给罗诚寅道长,笔者即承此系起蒙。太乙观金针玄阴指主练手部梢节三阴二阳劲(即主练拇、食、小三指阴劲支撑力和中、环二指阳劲捅插力),旧时多从早春“龙抬头”之日开功,于当年“下元节”验功。以中环二指能穿插木板为阴中之阳初成标准,再续修和阳指。余自思一拳一指虽有断石之功,但毕竟为门中末技,谨示同仁当立正觉勿偏勿执,据需而索方益。 太乙观金针玄阴指功谱 一柱擎天力挑山(阴阳双峰),双掌旋冰气冲岚(海底寻针)。松开百节悠然荡(闲鱼搅水),秉气代履冲霄汉(阴定阳升)。十方琳琅降海宇(十方琳琅),腾龙握定日月丹(蛟龙抢珠)。铁架羽翎开两仪(铁架金雀),倦裹紫氅瞻月寒(仙人指月)。太一金气合木性(蝎子卷尾),三昧真火炼金簪(金针落地)。 注:原谱连“操功”部分合为十二句,现缺二句,诀文未敢妄补。兹摘录门内更上一层功法——天罡子午风雷童子功“论指诀”附后,供识者互为印证参用。 左手阳,右手阴,刚柔反向,柔性疲,刚易折,合和阴阳。左震东配一阳柔弱是故,右兑西含二阳方得刚强。大拇指土宫运四季夺定,二食指见春木春季功行,三中指为夏火长于炎练,四无明属秋金秋当冲盈,五小指位冬水短能辅正,东三木西四金干支藏形。 玄阴指外用药(仅供参考,不作推荐) 红花半两、桃仁半两,醋地皮二两,碎补一两,续断一两,伸筋草一两,桂枝一两,当归一两,醋元胡半两,木通一两、铁木一斤,生大黄一两。 以上十二位药加花椒两把,合煎三次,去渣,缩为一盆,从开功第三十一日开始使用,每日两次,每剂用约二十天。每次用前加热至微烫,用后煮沸放阴凉处静置不动,免生霉后不能用。此药只供操功后浸指洗手,勿入口眼,皮肤过敏及皮肤溃烂破损者毋用。 要求:早面东晚面南,日行功二次。行功中身体放松,舌抵上腭,逆腹式鼻呼吸,意念高度集中于掌指,功后揉按掌指。开功即练一至七式全套动作,第二十天后上第八式,约至第八十天后上第九式,满百日后上第十式直至出功。一般练至百日后可选修单手穿石之功,余指之力用于抓筋闭窍,而抓拿功力又专有出功。 第一式:阴阳双峰 双臂左右平行分开,两手食指竖立上翘,用暗劲贯力于指端,余指放松捏拳。沉肩坠肘舒臂,微屈双腿缓行八字圈。初起每五分钟歇一次,歇时双手放松甩手及反复抓握至舒缓为度。练习次数自定。 第二式:海底寻针 两足随意分立,俯身垂臂双掌下按,指尖相对,掌心距地三寸定式。双掌始终保持指尖向上翘、掌根下按的姿势。先对开拉掌左右各五寸,再吐肩按掌接内外各旋三圈还为原式,次数视情自订。 第三式:闲鱼搅水 两足随意分立,俯身垂臂,掌心相对。双肩双掌松弛,以肩为轴自然摆晃圆圈并保持掌形,以双手热烫气胀后继练三十口气为度。 第四式:阴定阳升 承上式起身,双膝微屈站立。两臂左右分开,手指并拢,掌心向下静定不动。 |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术》是古人根据二十四节气创编的一套导引法,它根据每个节气所属经络...
面壁蹲墙功的动作要领为:面壁而立,脚尖抵墙,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眼闭合,全身放松,...
当会阴收缩时,会发现阴茎会稍微提高,有拉弓一样的感觉,只要每天练习,可使括约肌增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