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为勘破世事。 人生在世,如梦幻泡影,世事杂纷,耗尽人之性命。《通关文》中把它们概括为五十关,谓之先通关口,方好进步。其中包括色欲关、恩爱关、荣贵关、财利关、穷困关、色身关、傲气关、嫉妒关、暴躁关、口舌关、镇恨关、人我关、冷热关、獭惰关、才智关、任性关、患难关、诡诈关、猜议关、悬虚关、妄相关、生死关、自满关、畏难关、轻慢关、懦弱关、不久关、暴弃关、累债关、高大关、妆饰关、假知关、阴恶关、贪酒关、怕苦关、不信关、无主关、速效关、粗心关、虚度关、退志关、夸扬关、幻景关、耻辱关、因果关、书魔关、着空关、执相关、闺丹关、炉火关。以上所述50关,“皆学人要命关口,阴路大魔,须要关关打通,方好进步。若有一关不通,即被此一关挡住,任尔盖世英雄,拔山烈汉,寸步难行。学者须要认得真,信得过,虽不能遴然皆通,渐次着力,终有打通之日。”从此世事勘破,把身外一切虚假之事一笔勾销,脚踏实地勇猛精进。 第二要为积德修行修真。 积德修行为修道之要务,倘若离德以言道,便是异端邪说、旁门左道。修道者当以德行为重,自有节操。他说:“何为德?恤老怜贫,惜孤悯寡,施药舍茶,修桥补路,扶危救困,轻财重义,广行方便者是也。何为行?苦己利人,勤打尘劳,施德不望报,有怨不结仇,有功而不伐,有难而不惧,见义必为者是也。”积德立行而修人道,人道具备方能成真仙道。 第三是要尽心穷理。 针对那些不读丹经、不求理论的浮夸之徒,刘一明反复强调了尽心穷理的重要性。他说:“尽性至命之学,全在穷理上定是非耳。穷理透彻,则性能全,命能保,直入无上至真之地。穷理恍惚,则命难修,性难了,终有到老落空之悔。今之学人糊涂出家,糊涂学道,糊涂修行,生则既然糊涂,死时焉能亮净。” 穷理的主要方法是研读丹经子书,取古人之法言,细究细穷。因仙真法言,“一字一意,不敢妄发;一言半语,尽藏妙义,不知费尽多少老婆心,为后人作阶梯,与教门留眼目”。故当广阅深讨,通前达后,毫无一点疑惑,方可行持。至于不通文字的学道者,亦须于俗语常言中辨别实义,“盖俗语常言中,有大道藏焉,特人未深思耳。” 第四要访求真师。 性命之学必有师传,非可妄猜思度而知。“虽世间微艺薄技,尚赖师传而知,况性命大事乎,岂能无师而晓性命之道。……独是旁门三干六百,丹法七十二品,以邪害正,以假乱真,谁为盲师?谁为明师?甚难辨别。然辨别亦易,大凡高人出世,自命不凡,独弦绝调,不滥交,不滔世,不同党,不要名,不恃才,不谋利,不欺人,不怪诞,一言一语,俱有益于世道;一行一止,大有裨于圣教。贪慎痴爱而俱无,意必固我而悉化,品节清高,人人所不能及;胸襟洒脱,个个所不能到。间或援引志士,亦必千磨百折,试其真假,果其白玉无瑕,方肯指示端倪;如非其人,决不轻泄天机。此所以为明师也。”只有得到明师的亲传秘授,方可悟其大道。如同薛道光遇石杏林而成大道,陈致虚见青城丈人而悉火候,张三丰感郑、吕二仙而知丹法。前辈大师尚且如此,何况今世俗人。 第五要为炼己筑基。 关于此点的重要性,刘一明亦在多处加以阐述。这里总结了炼己包括的各种内容。他说:“少贪无爱,炼己也;牢固阴精,炼己也;打炼睡魔,炼己也。苦己利人,炼己也;大起尘劳,炼己也;心地下功,全抛世事,炼己也;勇猛精进,以道为己任,炼己也;脚踏实地,步步出力,炼己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炼己也;被褐怀玉,大智若遇,大巧若拙,炼己也。炼己之功居多,总以无己为归着。”所谓“无己”,即忘我无身,唯以大道为体,德行为用。 第六要是合阴阳。 金丹之术即阴阳和合之道。但阴阳之道世间甚多,倘认假为真,徒劳心力,无益有损,不可不辨。刘一明说,男女为尘世之阴阳,心肾为幻身之阴阳,日月为天地之阴阳,冬至夏至为一年之阴阳,朔旦望后为一月之阴阳,子时午时为一日之阴阳,二候四候为一时之阴阳,“凡此皆非金丹之阴阳。金丹阴阳,以我家为阴,以他家为阳。我为离,他为坎。离中一阴为真阴,坎中一阳为真阳,取坎填离,是以真阴求真阳,以真阳济真阴也。”既知阴阳,须要调和相当,不多不少,不偏不倚,不急不缓,不即不离,不躁不懦,“或阳动而阴随,或阴感而阳应,或阴中用阳,或阳中用阴,或借阴以全阳,或用阳以制阴,或以内之阴阳而助外,或以外之阴阳而济内,内外合道,金丹自虚无中结就”。 第七要为审明火候。 何为火,是指运炼之神功;候,是指运用之时刻。“药物易知,火候最难。盖药物虽难觅,若遇真师点破,真知灼见,现在就有,不待他求,所以易知。至于火候,有文烹,有武炼,有下手,有休歇,有内外,有先后,有时刻,有艾株,有急缓,有止足,一步有一步之火候,步步有步步之火候,变化多端,随时而行,方能有准,若差之毫发,便失之千里,所以最难。” 第八要为外药了命,第九要为内药了解。 所谓外药,即指精气神三宝运炼后凝聚的还丹、金丹,内药则指明心见性之功夫。刘一明这种观点与南宗传统看法是不同的。“外药者渐法,内药者顿法,外药所以超凡,内药所以入圣。”且引《道德经》“有欲以观其窍,无欲以观其妙”句以证其丹道,认为此二语乃金丹大道之始终,古今学道者之要诀。“有欲观窍者,外药窃夺造化之功,幻身上事;无欲观妙者,内药明心见性之学,法身上事。”指明内外二药的修炼即为性命双修之术,修外药而内药方就,修内药而外药即全,自有为而入无为,最后打破虚空,入于不生不灭之地。 以上所述修真九要,其中的内容甚丰,而以固命修性为主导。在《神室八法》中,阐述了修心养性的重要性。这即是所谓神室八法: 一、“刚”法与意志力的培养 “刚”是神室的梁柱。“刚”就是坚强、健行、果断、壮盛、锐气、利器。缺少“刚气”的危害是“盖刚气不立,四大无力,全身放下,遗畏不前,锐气尽散,六贼搬弄,三尸张狂,主意不定,狐疑不决,又怕饿着,又怕冻着,又怕修道不成误了现在,又怕魔障来侵苦楚难受,又怕缘法不兴行道阻滞”。斩断思爱,挖除根尘;不怕魔难;整顿精神,勇猛前进;废寝忘食,是非立断;一心无二,经久不易;和而不同,群而不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人贪爱的不爱,人难受的能受;内外如一,工夫不歇,这些都是“刚”的表现。 修“刚”法,有助于自我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遇到困难不退缩,迎难而上,不达目的不罢休。人们常说,胜百万雄兵易,胜心中之敌,难上难。说的就是,人世间的许多事情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自己首先放弃了,没有奉行老子所说的“慎终若始”的人生处事态度,所以常常是接近成功的时候反而失败了,阴沟翻船。因此,如欲成就自我,升华人生,首先就应该做到培养起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斗志,在心中切实确立起“刚”的意识。 二、“柔”法与应变力的涵养 “柔”为神室的木料。“柔”的含义有顺势、柔弱、克己、自屈、自退、自卑、无我、有人、无妄、淳朴、老实。实际上它秉承了老子的“柔之胜刚,弱之胜强”之意。如若不柔,那会“磕着撞着,无明火发,不能自遏,三宝受伤,全身失陷。神室木材为大火所焚化,一无所有,终归空亡,岂能完成大道哉!”那么如何做到“柔”?“有打我者顺受,有骂我者笑迎,疾病不管,是非不人,礼下于人,傲气俱除,习气渐化, |
《陰符》自黃帝有之,蓋聖人體天用道之機也。《經》曰:得機者萬變而愈盛,以至于王;失機...
炼丹者应把握天机,天机在于阴阳之升降。一升一降,相生相成,周而复始,不失于道,而得长...
玉液还丹、六根震动、金液还丹,内丹修炼过程中这些神奇的体验,让无数修道者津津乐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