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_login 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174401eog5b3sb52c200u3
气功之巅 首页 文章 杂谈 人物 查看内容
133901cvvemsoc85oloevz
人物 反伪 名山庙观

陈抟

2021-2-23 22:20| 发布者: 清宸| 评论: 3|来自: 气功之巅

摘要: 陈抟(871年11月25日-989年8月25日),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省鹿邑县,另说在今亳州市 )(或云普州崇龛县,今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人 。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尊奉黄老 ...
陈抟(871年11月25日-989年8月25日),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省鹿邑县,另说在今亳州市 )(或云普州崇龛县,今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人 。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尊奉黄老之学。

陈抟70 / 作者: / 来源:气功之巅


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陈抟受皇帝召见,赐号"清虚处士"。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陈抟去京城洛阳应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返古蜀,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锁鼻术。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陈抟同麻衣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受后周世宗柴荣召见,任命"谏议大夫",不仕,赐号"白云先生"。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赵光义召见陈抟。雍熙元年(984年),太宗再次召见陈抟,赐"希夷先生"称号。端拱二年(989年)七月,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一百一十八岁。(转载请注明出自气功之巅:chinaqigong.com)

陈抟学术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以《老》学为主,兼融道家易。从《老子》等书中的宇宙人物生成论,又以道家反本说和《老子》返朴归真、归根复命的信念为旨归,将《周易》卦爻变化的节序性、规律性的思想与《老子》论道体的自然无为思想相结合,将道体的虚无自然看作是具象个体变化的本质,而具象个体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和节序性又是虚无自然道体的内容和显现,道体不离个体变化之用,个体变化之用显现道体的内容,从而以体用的方式贯通道体与器用,沟通形上与形下,为道教修持确立形上的本体依据,也为形上的道体奠定形下的现实的、物质的基础。做到既"穷高极远",又能落到实处。系统地构筑起人物生成及修炼还元的理论体系。

从隋唐内丹道的流变看,内丹道流也多征引《老子》"专气致柔"等语为典要。这是陈抟学术思想的主要来源。陈抟将内丹理论系统地建立在对《老》与道家易的阐发上,他以老庄易相发明的思想方法,深受先秦道家与王弼及唐人的影响。

陈抟继承先秦两汉等道家易思想,在《正易心法》的注文中,陈抟引用《列子·天瑞篇》的说法,以《老子》"视之不见"的道、解释《周易》所谓"易",说:"易者大易也,大易未见气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日易。易者,希微玄虚凝寂之称也。及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 "。

《老子》书中有"道生一"云云,陈抟继承《列子》的观点,以"通"与"易"相论释,谓易变为一,是万物形体生成变化的开始,这是从探绩万物之"原"'的意义上将二者融合起来,在《无极图》中,这个"原"被概括为"复归于无极"。其见解在陈景元《道德经注》、《南华经注》中多有记载。


1

鲜花

鸡蛋

握手

雷人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下一篇:丘处机上一篇:杨朱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LDZBG 2025-2-6 15:33
陈抟先生是我崇拜的修道前辈,顶礼膜拜……
引用 einschh 2024-10-23 00:54
谢谢楼主分享!
引用 another123 2024-2-14 22:31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论(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