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针刺法 第一节 头颈常用穴位 1、升阳穴 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直上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处,双耳共联处的中点1-2cm(1寸)处。 局部解剖:局部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与额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进针1-2寸没有明显针感.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 针刺手法: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10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痛为主。 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体,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主治:以治疗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临床可用于治疗阳萎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 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腰腿痛。 2、印堂穴 (腰部) 穴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将前额人为的划一个十字,中间十字交叉点即为此穴。 局部解剖:局部布有眉间肌两侧有额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神经分布。亦是督脉的循行线。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的原则。 针刺特点:其刺以针刺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手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患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垂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患者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 针感:以局限性强化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活血化瘀,调节神经,止痛消炎. 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 按语: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腰部急性炎症及慢性 炎症引起的病变为主。特别对腰部软组织损伤,腰椎间盘突出因炎症引发的坐骨神经痛还需配合针刺相关穴位肩贞穴,曲池穴,大陵穴, |
孙思邈,又被称为药王孙天医,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医生,亦是气功养生的实践家。他在西魏时代...
张三丰先生用针诀。气血不足眩晕记,百会脾俞气三里。肝阳上亢头晕眩,风池肝肾俞行间。百...
影响夫妻性和谐的因素很多,但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饮食,那么,又有哪些药方有利于增强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