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要知“玄关一窍” 此窍乃混沌初开第一窍也。人得之而为性命之根,即中宫一寸二分是也。但不可以形迹求之,号无虚之府,清静之乡,内有真阳之气,自有生之后,散之于一身。所以祖师有曰,“四大一身皆属阴,不知何物是阳精”,阳精即真阳之气也。又曰“一点真阳,秘在形山,不在心肾,而在乎玄关一窍”,无端的妙。在真师一句传,皆此言也。(按此窍不在心肾,是真气发生之处也。 按此窍在肾中间,是真气发生之处也)。 2 第二要知“闭关之开” 关者,指阴蹻之穴,在尾闾前阴囊下,泄精之路也。闭者趺跏之时,以脚根抵之,此关既闭。按闭关阳生之后,不使真气下行,方为得药。若待至阴蹻穴,则其药已老,闭之迟矣。诸关渐开,诸脉则开通,闭即开者,留此真阳之气,方能开通关窍也。此闭彼开者,乃留真气以通诸关也。一脉通则诸脉皆通,所以溯流直上泥丸顶,关节才通便驻颜。又曰“常使气通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关节既通,正气流行,邪气自退,谷神焉不得存! 3 第三要知“调息绵绵” 真息本绵绵奚以调?为只因身心不定,重楼浩浩而出,不复绵绵。学人含光存神,心息相依,不调之调,顺其自然,息定而后气生,是谓“众人之息以喉,真人之息以踵”。又曰“息往息来无间断,金丹成就合原初”。《黄庭经》云,“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清阳云,“玄牡无时交日月,中和极处体乾坤”。睹此必须调息绵绵,方有造化。不然呼吸之气,毕竟空劳。真息在腹中,呼吸之气在口鼻。 4 第四要知“橐龠风生” 橐龠乃炉匣鞲管之物,往来不穷。即学人调息绵绵之后,用之不勤,方为真橐龠。仙翁所谓,“天地以阴阳为橐龠,人身以玄牝为橐龠”也。橐龠风生,即是内呼吸。 5 第五要知“巽风坤火” 前云橐龠风生,即巽风也。巽顺也,顺其自然也。巽下断,阴气发于下,谓之巽风。巽风即生,坤火必燃。因云,“坤居下为炉”,非猛烹极炼,则不能出炉。“乾居上为鼎”,非倒行逆施,则不能升鼎。所以火非风生不能运动。故《入药镜》云,“起巽风,运坤火,入黄房,成至宝”是也。 6 第六要知“烹炼阴精” 人身乃纯阴之体。阴精者,饮食五谷之精也。苟非巽风坤火,猛烹极炼,此精必在身中作怪,思想淫欲,搅乱心君,务要凝神调息,使橐龠鼓风,而吹火烹炼阴精。阴精化气,混入一身之气,此气再合先天之气,才有药物。仙翁所谓,“欲得先天以补后天,须资后天而育先天”是也。 7 第七要知“炼精化气(阴中之阳)” 前云烹炼阴精,阴精化气,混入一身之气,即此炼精化气者是也。盖一身之气,乃后天之气,始自先天而生,今因后天行事,故先天退藏,惟知有后天之用,不知有先天之根。所以学人炼精化气,注意中宫,须臾不离。使后天之气,各归其根,如子恋母。到此则先天之气,再从窍中发出,化后天为一家。邵子所谓,“若问先天无一字,后天方要著功夫。”李清庵云,“下手炼精始,精治然后化气,气定然后炼神,此真之外更无真。” 8 第八要知“先天后天” 先天后天者,即内外二药也。先天为内,后天为外。学人不知关窍,不辨先后,纵能积聚后天而无用也。必须后天积聚,修筑城郭,然后先天之气,再从窍中发出,化后天为一家,氤氲结成铅汞。 |
大丹妙用法乾坤,乾坤运兮五行分;五行顺兮常道有生有灭,五行逆兮丹体常灵常存。一自虚无...
床与灶不宜安在梁下,房门勿对厕所,大门勿对楼梯。 炉灶不宜朝内或外露,楼高招风、旺气...
金液还丹乃是难遇易成之道,因为遇靠德行,成靠造化,所以修心修德则可以得至人点化,明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