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功法集锦 道教传统内丹修炼筑基法 静功法上 入门须知: 吾人求学,当以真理为依归,不可随世俗相浮沉,况且此等学问本是对上智之人说法,不是拿来普度一般庸愚之士,因为此事非普通人所能胜任。试观历史传记,每一个时代数百年间,修行人何止千万!结果仅有少数人成就,可以想见此事之困苦艰难,谈何容易!! 造化弄人,要人有生有死、有死有生,而修道者偏要长生不死,或永死不生,以与造化相抗。设若你没有超群的毅力、绝顶的聪明、深宏的德量,结果定归失败。 古人学道,有从师二十余年或十余年者,如阴长生、白玉蟾、伍冲虚之流,皆是师与弟子同居一处,实地练习,随时启导,逐渐正误,然后能收全功。今人志气浮薄,作事无恒,所以难于成就;其狡诈者每喜用市侩手段,旁敲反激,窃取口诀,以为一得口诀立刻登仙,不知所得者乃死法耳。而真正神仙口诀皆从艰苦实验中来,彼辈何曾梦见!敬告读者,若有所得,务要小心磨炼,努力修持,否则得与不得等。 读者诸君若有大志者,不妨先下一番研究工夫,把这条路认识清楚,然后再讲实行的方法。 读书明理为最要,不可先求法子。俟书理透彻之后,法子一说便知。再者,除读书而外,尤须立德立品。如果品学兼优,更遇机缘辏合,则所得者必是上上等法子;若品德虽好而学问不足者,则所得者当是上中等法子;若学问虽好而品德欠缺,此种人只能学普通法子;若品学俱无者,此种人对于仙道可谓无缘,纵然勉强要学,只好学一点旁门小术、江湖口诀而已。 道家筑基功法 筑基,是道家修炼的入手功夫。就好角盖房子一样,先要打好地基,才能修造完成,因此谓之“筑基”。筑基坚牢,房子才能造得稳固高大,喻之丹功,先要坚固自身形体,充实本元,然后修到高深层次,才有足够的保障。因此筑基功法,为内丹修炼之关键,直接关系到今后修证的高低成几,十分重要。 筑基功法,通常说是“百日筑基”、“百日功灵”。意思是说城要一百天的时间,才可以完成筑基的功夫。但只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随着每个人身体素质和悟性(理解能力)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不一定就是一百天,也可能两个月、四个月或一年不等。 对于一般人学道而言,作为修炼筑基的实际行持考虑,从事这步功夫,可以进行一百天的时间作为保障,一般能够达到筑基的预期效果。 一、 静功总说 道家修炼筑基法,先从开始。其实修炼过程的每一小功夫,都离不开静功的作用。无论是起初入手、最末了手,还是蹭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每一个不同层次和同一层次的不同侧面,都是静功在起主导作用。因此,也可以把道家修炼总的称为静功。 静功,在道家修炼功法之中,是最为基础的东西;而在气功之中,属于高层次的功法。内丹与气功的层次之差别,由此可见。 二、 静功之道 1、 静功的外在动作 道家修炼,归根结柢是要修炼内在的精、气、神三宝。因此外在姿式动作,并不重要。只求能够做到头脊正直、舒适自然,即是最大原则。 静功的采取坐式、站式或卧式,或散步亦无不可。各种姿式的要点如下: 坐式,可以平坐凳上,小腿垂直于地面,或者交叉亦可;也可以盘腿坐在床上,盘坐困难者可先在座下垫个枕头;两手相叠,大拇指相抱成太极图形状,置于丹田即可,或者手抚两膝亦可。 站式,自然站立,双膝微屈,两手叠放丹田,或垂于体侧均可。 卧式,一般为侧卧,一手曲肱枕头,拇指与食指分开,耳朵置于虎口处,以使耳窍开通;另外一手置于胯上,或放于丹田;两腿亦成一伸一屈之姿式,与两手刚好相反。 散步之时,应当选择在人少安静的地方,公园或者大一点的庭院之内,没有其他干扰,而且道路又比较平坦。缓步徐行,如飘云端。散步之时,可以用静功之中的听息法,但是不要闭眼睛。 选择一种姿态式做好之后,开始炼功。对于外面动作,行修要点如下: (1)全身放松,无论采取何种姿势,均须全身放松。这个放松,不是软作一团,须要保持头脊正直,以利经脉通畅;但也不要成为硬挺,变得僵直呆板,反而不利于放松,亦会阻碍经脉的畅通。放松的做法,首先要求双肩下沉。一般人平时身心紧张而不觉察,动作上就不符合放松的要求;现在我们做修炼功夫,首先从动作上调整过来,自然就能进入放松的状态。 (2)双目垂帘,垂帘即微闭之义。为什么需要微闭双目,因为睁开眼睛容易滋生杂念,全部闭上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于炼功。微闭之时的口诀,就是“睁三闭七”,即睁三分闭七分。具体做法从前皆是口传,在这是明白说出就是眼皮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3)舌顶上腭,兑为口,丹经上又谓之“塞兑”,即抿口合齿。舌顶上腭的做法,从前也是秘传,要把舌尖反卷过来,以舌尖底面顶到上腭部位。因在人之上腭有两个小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故此炼功必须堵信如同婴儿哺乳之状。 (4)鼻息自然,即自然呼吸,但忌粗短。随着静功程度的为断深入,鼻息应当逐渐做到深、长、匀、细、微。 (5)两手抱诀,两手的掐诀,道家称为“太极八卦阴阳连环诀”,又称“太极诀”,这个在从前都是师徒这间秘密相传,因而世人罕知。两手抱诀这时,男子左手抱右手,女子右手抱左手。因为男子左的为阳,女子右手为阳,故以阳手居外,而阴手的居内。外面阳手的大拇指交叉,就是一个“太极图”的形状。如此相抱,则人身之阴阳二气,自然接通,片刻之后,两手感到发热发胀,奇妙无比,即是二气接通之效。 2、静功的内在法诀 (1)听息。 静功的目的,在于入静。入静的含义,就是指身心安静下来。为了达到入静的要求,首先必须去除一切杂念,这是静功筑基法最为关键的一大原则。 但是人们的思想习惯,大脑总是在不停地考虑问题,即使睡觉也会做梦,要它一旦停止不动,很难做到。为了达到入静的目的,古代道家修士创立了许多法门,如听气、坐忘、守一、数息等等。比较起来,以道家庄子所讲“心斋”之中,谈到的“听气”法为最好。 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前面我们说了,静功要求自然呼吸。 |
面壁蹲墙功的动作要领为:面壁而立,脚尖抵墙,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眼闭合,全身放松,...
当会阴收缩时,会发现阴茎会稍微提高,有拉弓一样的感觉,只要每天练习,可使括约肌增强功...
《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术》是古人根据二十四节气创编的一套导引法,它根据每个节气所属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