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气功修炼之路,不谈门派,不谈术语,不讲专业名词,只是如实记录多年练功过程的亲修实证的感受,如有未经现代科学证实之现象,吾随心说之,汝姑妄听之,不必当真,只需细细体会个中感受,有所启发,即达我意。 修炼气功的人也许常常会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到底应该意守哪里好呢。也许很多人一定会说,那一定是意守丹田了,也就是所谓的下丹田,大致部位在脐下一寸至三寸的腹部中间,也叫气海。因为似乎大部分修炼气功的人,教授气功的人,书籍里资料里都是这么说的。 我个人的体会是,在“筑基炼己”和“炼精化气”阶段,还是以意守下丹田为主,因为刚开始练习气功的人如果没有一个具体的意守部位,只叫他返观返听身体,那是无法做到,也很难得其要领的。至于具体位置不必过于追求准确,因为所谓的意守指的是若有若无、似守非守,意念切忌过重,只要轻轻想着肚脐下的腹部位置就可以了。等到筑基有了一定基础,也就是丹田有了气感,小腹慢慢变得饱满起来,好像恢复到了小孩子的那种元气充足的感觉,丹田慢慢有了热感或者微微跳动的感觉,那么丹田的位置自然就可以很准确地感知到了。 至于如何入静,如何调身调心调息,佛家讲八万四千法门,道家有三千六百法门,因人而异,各有适合自己的法门,在此不作赘述。我是先从数息开始的,一呼一吸为一息,同时轻轻意守下丹田,慢慢地随着入静功夫的深入,不知不觉变成了随息、观息、止息,这里所说的止息不是没有呼吸,只是入静到一定深度,自我感觉呼吸若有若无,试想:息之不存,命焉有乎?网络上说:有人用胎息可以在水中待数小时之久,听后只做一笑了之,娱乐的年代有些讯息不可当真,至于胎息下面再做讨论。 等“筑基炼己”功夫修炼到一定阶段,丹田气感很足,接着就该气通小周天了,也就是所谓的通任督二脉。古人说:“夹脊河车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尊”,也就是说气功修炼的人都要经过这一阶段,这是入门的基础。这个过程也是顺其自然的,无需意念导引,要知道意通小周天是没有实质意义的。通任督二脉要逆上三关,我的感觉先是气从丹田下行至会阴穴,会阴位常常发热,跳动,而逆上尾闾穴则用了很长时间,花费了一些时日,接着命门穴跳动,到了夹脊穴迅速就过去了,后背微微发麻发热,气到了玉枕穴也没有明显的阻碍,只是穴位周边后脑勺部位常常是一片透汗,气走百会穴也没有明显感觉就过去了,到了前额至天目穴的位置又停留了一段时间,常常觉得气将额头部位顶起如鸡蛋大小,好像年画里的额头突起的老寿星,当然这只是感觉,没有真的突起,有时天目穴发胀。后来就是人中穴跳动,有一天在练功中突然舌头发麻,拉的很直,被自动吸到上腭的感觉,舌下产生大量的津液,非常甘甜,这就是任督二脉接通的现象吧,接下来自然地气走到了承浆穴、天突穴、膻中穴,膻中穴也即是中丹田的位置,到了这里也是一个关卡,气到这里下不去,常常觉得胸闷,心窝堵,继续练下去,直到有一天突然觉得有一个蚕豆大小的气泡咕噜一下从膻中穴位置下去了,接着丹田部位一片温热并伴有收缩跳动,胸部的堵塞感顿然消失,自我感觉心胸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心情不好时胸部郁闷、心口堵塞的感觉从此消失了,真正体会到了张三丰祖师所说的:“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的意境,这个过程即是“炼精化气”,古人所说“小药过关”是也。 为避免世人门户之见,在本文中,不谈师承,不谈门派,尽量少用或不用术语、专业名词。 关于修炼方法,佛家有八万四千法门,道家有三千六百法门,修炼到高层次境界才会真实体悟到什么是:万法归宗,不二法门。这个不二法门不是排斥其他功法,而是万法平等无有高下,就好比进入一个巨大的体育馆,无论你从那个门进入,从哪种方法开始起修,最终都会来到场馆内,见到的场景,体验到的功景功态也是一样的,道家讲复归无极,佛家讲明心见性,究竟大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