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静归一观法 (一)坐忘法 姿势 正坐——臀坐木凳或木椅,两脚平行约与肩宽,两膝屈约为90°,目帘下垂,双目微开一线之光或闭目,视角向下约45°,舌抵上腭,垂肩含胸。手的握法,为太极印,两掌虎口交叉,右手拇指贴在左手内劳宫六,其余4指自然依附左手背上,两掌心朝下(右上左下),置于丹田外成盘腿之上。也可将双手分置两膝上。坐椅者不可靠椅背。此势较适宜于初练功者。 自然盘——自然盘腿,坐于蒲团或棉垫上,功深者可坐平石板上,其它咨势与正坐相同。此势较适宜于初练功者。 单盘——单腿盘坐。其它姿势与正坐相同。 跨鹤坐(又名真武坐)——左腿踡盘,脚心朝天,置右大腿内侧基底1/2处,右腿微屈140一170°。累后可左右互换。靠前屈伸腿脚的势,左右摆动定位放置调节身体的平衡。其它姿势与正坐相同。此势体弱者或妇女较为适宜。 金刚坐——左或右脚跟最好轻触会阳部,或置于阴前,右式左脚后跟放在右小腿远端l/3处,双脚心朝天。此势初练功者较适宜,其它姿势与正坐相同。 双盘——先盘左腿,将左腿踝关节部置于右大腿股上腹股沟前,次将右腿于左腿外依法而盘,成左内右外两腿叠交式。两脚心务使朝天,否则练功时膝部或踝部易受损伤,并且大腿易麻妨碍练功。其它法如正坐。此势久练功者适宜。 呼吸 呼吸要求达到深、长、细、柔、缓、绵。最初练功,要求自然呼吸,即正常呼吸稍加深一点,也可不加深,如平时呼吸。待练一段时间后,呼吸会自然加深。 意念 姿势调好,呼吸调匀之后,集中意识,双眼微开一隙,此称为一线观法,适宜于初练功者,或轻闭双目,称为闭眼观法,适立于初练功者或久练功者;或双目开睁自然,称为开眼观法,适宜于久练功有索者,难度较大。视线皆向下成45°角向两膝之间或两膝间稍前,即旧说的“牛眠之地”,默默地观照那一团地方,要不松、不紧、不盯,不管闭目或睁眼,均不能视地。此时可见有色之光。因每人的潜在机能不同,见光也会有快有慢。在观“牛眠之地”时。虽然那地方空无一物,但在入静状态下,会很自然地反应出脏腑气脉的盛衰情况,大约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每人的气脉阴阳不同,所视之色亦有区别。大多数人先看到“蒙蒙如雾”的淡淡白光,或间杂出现如天空星际闪烁的小小亮点,或观见各种颜色变幻。五色当中以白色为纯正,紫色为吉正,金光为高正。久久锻练,各种颜色退尽,只见白光,由淡雾状逐渐进入到“月光皎洁”的景境,仿佛中秋明月悬照眼前下方。继将意念集中与远处合而为一,遵“光即是我,我即是光,光我合一,我光币二”的默念口诀,则自觉皓月当空,遍体清凉,爽意神怡,烦躁顿消,宠辱皆忘。此时已至清净境界,但尚未入消静境界。继续练下去,则连皓月当空的感觉也不复存在,自身、天地皆不存在。此为坐忘阶段,亦为清静境界之初步。 |
八段锦不是一般体操套路拳,亦非导引动气功,实乃丹道南宋之祖张伯端所言的“始于有作无人...
伏气是驾驭、运使内气的意思。那么,怎样才能驾驭、运使自己的内气呢?伏气,就是通过肢体...
七星站桩功双掌置于腹前,掌心照脐轮,并与脐中成等腰三角姿势,其目的是更加有效地保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