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气功之巅 返回首页

观自在阿弥陀佛的个人空间 https://chinaqigong.com/?34496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玄奘文化千年路》唐僧如何克服重重险阻远赴天竺取经?

已有 799 次阅读2020-5-21 17:52 |个人分类:学佛学正法,来正觉。https://www.zhengfax ...| 玄奘, 文化, 千年, 唐僧, 如何

《玄奘文化千年路》

20200315-04.jpg
  历经多时的规划与拍摄、制作,《玄奘文化千年路》已经圆满播出。

此影集共计七集,主要以动态插画方式呈现故事的情节,辅以访谈叙事桥段铺陈出玄奘大师传奇的一生:

他如何出家?

如何在一十三岁时即能上座开演大乘经论,使僧俗四众听闻大为惊叹与敬服?

他如何克服重重险阻远赴天竺取经?

到印度那烂陀如何跟随戒贤论师学习?

如何得到当时五印度共主戒日王的敬重?

又如何在曲女城无遮大会上显发第一义谛法要折服众人?

回国后又如何获得唐朝帝皇的支持开展译经工作? 如何弭平唐朝当时佛教界普遍存在的种种疑惑和错解? 乃至对后世的禅宗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在译场鞠躬尽瘁交代弟子用草席裹尸发送、不立碑铭的身影,又对后人竖立了什么样的典范? 内容生动活泼,极为精彩。 

今年(公元2020年)4月1日(农历3月9日)系玄奘菩萨1421岁诞辰纪念日,为感怀玄奘菩萨对大乘佛法的贡献,以及对后世佛弟子们的绵长教化,特推出此系列影片,也欢迎转推给亲朋好友共同观赏。阿弥陀佛!

 全七集视频在线播放地址

https://www.zhengfaxuexi.com/video/other/index.htm

大家知道,中国有一本非常有名的小说叫作《西游记》,它是在明朝的时候由吴承恩所著作的。这故事的内容是叙述唐朝的高僧唐三藏骑著龙马,带著弟子孙悟空、猪八戒以及沙悟净到西方去取经,沿途遭遇种种危险,最后终于取得佛经回到中国。那《西游记》和要谈的八识心王又有什么关联呢?把《西游记》中的人物,和八识心王的功能差别作一个譬喻。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每一次遇到美丽的女人或是好吃的东西,他就会无法自拔地掉入陷阱中;他对于外境色、声、香、味、触五尘的诱惑,是完全无法克制的。这猪八戒就好像有情众生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每天都在五尘的诱惑中打转,无法克制一样;而观察敏锐、武功高强的孙悟空,又是那一识呢?他就是第六识的意识心。意识心随时对外境作深细的了别分析,而且醒著的时候跳来跳去,一刻都不会静下来,真的就像猴子一样;至于沙悟净呢?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照顾好行李;因此在沿途中,他都死抱著这些行李,深怕会把它们弄丢了。沙悟净这个角色,就好像第七识的意根末那识,随时贪爱执著我自己,以及我所拥有的东西,每一刹那都死抱著,一刻都不肯放掉;那龙马又是什么角色呢?龙马的功能是一个交通工具,它载著唐三藏到西方去取经。龙马在八识心王中的角色,是有情众生的物质身体,在欲界中没有这个物质的身体当作交通工具,光有八识心王,这个众生还真的什么地方都不能去。最后我们说到唐三藏这个角色,他看起来似乎笨笨的,什么都不会,当孙悟空及其他弟子们和魔王、妖怪们在打斗的时候,唐三藏只会在旁边念佛,一点也帮不上忙。这就好像第八识如来藏离见闻觉知,完全不了知五尘外境一样,但是其实如来藏大智若愚,具足非一般人所能知道的世间和出世间的智慧,而且妖怪们都知道,只要吃了唐三藏的肉就可以长生不死;这又是将唐三藏来譬喻如来藏的另外一个体性——长生不死、不生不灭。所以《西游记》中人物的角色,和八识心王之功能还蛮匹配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62_avatar_small
回复 观自在阿弥陀佛 2020-5-21 18:39
简介:玄奘大师正式出家后,在寺院听闻非常深妙的《摄大乘论》和《大般涅槃经》等两部大乘经论,因而导致玄奘大师回复了他过去世已经明心和眼见佛性的证量,般若智慧迅速发起。因此他在少年时期,就能够在各大寺院为人讲经说法。《摄大乘论》是无著菩萨阐述如来在第三转法轮时所宣演真心的妙旨,这个真心有很多种名称,代表著不同的功能体性的展现。譬如说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等等。第八识就是真心----真实的心,可是一般的大众并不了解,所以在唯识学上面把祂排到第八个,说祂是第八个识。至于阿赖耶是梵语,祂的意思是执藏,代表这个阿赖耶真心祂能够执藏种子而随缘出生一切的万法。每一位众生都有这一个真心,又因为祂蕴含著未来能够成为如来的宝藏,所以我们又把祂叫作如来藏。
  实际上学佛,特别是学大乘的佛法,就是要找到这一个真心----第八识如来藏,这叫作见道。在禅宗里面叫作明心、叫作开悟,它是中国禅门三关当中的第一关。无著大师所著的《摄大乘论》是讲述第八识如来藏体性的论典,法义非常深妙,但是玄奘大师一经听闻后,就能上座为人解说。当年玄奘大师只有十三岁,这显示他已经引发出往世已悟的智慧,因此才能使僧俗四众听他说法时皆大为惊叹与敬服。玄奘大师阅读了《摄大乘论》引发往世证悟内涵的种子流注,回复了明心的证量,因此智慧深利。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我们|网站历史|免责声明|服务条款|网站规定|道具中心|Archiver|气功之巅 ( 蒙ICP备13002411号-2tongdun

GMT+8, 2024-12-9 08:24 , Processed in 0.172234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