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步,采封法
采封法是指采药和封固的方法。
采药是指为炼内丹而采取原料。炼内丹的“药”字本来的写法是上“自家”下“水”(自家水),这个“自家水”即内丹学说中所指的人体液中的精华,是肾水中的精华。道教圣地楼观台的老子祠内有一幅对联,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就是这个字。古人观念中的肾与现代人体解剖学中的肾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前者肾的概念包括内肾、外肾,内肾不仅仅指解剖学中的两肾,还包括前列腺和精囊。筑基阶段通过炼肾水之精,精满生炁,这个“炁”叫“元炁”,凝神入炁穴后,使神和炁在炁穴中(男性是下丹田,女性是中丹田)混融为一,这种神与炁的融合物就叫“药”,是炼内丹的原料。神炁融合物的出现叫“产药”,也叫“小药”。
产药的特征是:
凝神入炁穴一段时间后,炁穴中融融暖暖,这是内景。其外象便是“阳举”。产药之景与精生之景很相似,但精生是精气的发动,产药则是神炁融合的药物在发动。产小药后要及时采取,然后用小周天方法炼药,这样才能结小丹,“小丹”炼成要止火,接下来,再把“小丹”当成“大药”,用大周天进行蒸炼,其结成的精炁能量团叫“大丹”。
采药,最重要的是辨水源清浊。水源指心意,意念纯净,毫无杂念、妄念,为水源清;若有丝毫杂念、妄念,为水源浊。从清源而生的药采取后可炼成丹,在杂念中出现的阳举,不是炼丹所需的药物,不可采用。如在产药之时或之后起了淫念,虽阳举亦采之无用。强行采炼也能是炼成幻丹。
“还精补脑”和“炼精化炁”的功夫,是指在心理上没有丝毫欲念的状态,但性器官却本能地发生了作用的时候。如果有了欲念配合性器官的作用,使性腺荷尔蒙和精子的活动发生作用,再有意采补回来,会使膀胱和血液里增加废物,轻则迫入膀胱,影响前列腺等机能,重则会使心脏、肺、肝、脑神经等发生最坏的严重后果。 “水源清浊”之说,就是对这种现象的差别而言。
采药的方法:
一是以意驭气,二是采药归炉,三是掌握火候。
以意驭气是指采药时心意不可昏沉散乱,要心专意诚,一念不起,一尘不染,凝神入炁穴配合呼吸,以意引导元精,勿令乱走。
“采药归炉”是在水源清而炁机自动时,立即采取武火呼吸,吸则有心,呼则无意,呼吸是用吸不用呼,呼出只是随之而已。呼吸要息息归脐归(入炁穴),使丹田气自呼自吸,以外肾消缩尽净为止。有人采取“吸、舐、摄、闭”的方法采药归炉,具体方法与武火周天相同。
掌握火候,是指炼内丹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的起止时间和使用意念的分寸,亦可称之为进退之节或法则尺度。道家向来有“圣人传功不传火”之说,皆口口相传,绝对不向外人道破,而火候不明则难结丹。
采药必须观照分明,捕捉动机,以真意采取,勿令过早过晚。若采取过早,精未盈而意已动,反碍精生,若采之过晚,则元精变为后天之精,不堪采用;若不识采药这候,则精生后放任自流,任其变成淫精而漏失。道家管这个叫掌握药的“老嫩”。
“老”是指神炁融合之后,没有及时采炼,过了采药的时机;“嫩”是指神炁尚无旋动,或者说外肾尚无兴起,过早地采炼,炁力微小,不能成丹。
何时采取为佳呢?准确地讲应在暖炁出现,外肾举起时。此时炁穴内有旋动,全融融温和,似泉水逢春。
如果处于老嫩中间状态的阳壮性烈时,则不能强采,应凝神照定会阴穴,将身放下,忘形忘我,息息归根,待旺际将息,尚未回消之际,抓住时机,吸提吸三、五口,即可药归炉。
封固,又叫“封炉”,指采药后,用意念将药密封存固于下丹田,令其积聚增长,其方法是:闭塞耳、目、心,不行呼吸,凝神入定,静候阳生,以待起火,运行周天。
封固,不仅在采封阶段要用,在运行小周天的炼养阶段也要使用,称为“再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