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钧将军从少林寺学成武技离寺并参加红军之后——在长征途中根据作战的需要,曾创遍了一套“朱砂掌速成法”教授给战士们。但他一再强调,“朱砂掌速成法”虽然能在短期内收到成效——但在停止锻练之后,其功力就会自动消失且宛如寻常之人,这就是说,演练者必须日复一日地进行操作。正如少林寺秘传朱砂掌口诀中所言:“一日练手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三日不练如常人”。现将钱钧将军的《朱砂掌速成法》的全套功法秘诀附之于下,供演练者参考。
一、朱砂掌基本功
五步用气口诀之一
朱砂用气分五步:贯气运劲首为先。擂空抡空眼进走;方可靠硬并击坚。坚硬击过排软硬;砸砖敲石把功收。大凡发气掌变色;深红斑点朱砂痣。
手法至要口诀之二
不屈不伸形成弧;且把肘臂弯作弓。寻常不得暗上劲;一发即硬不可破。大凡手法最为先;护住三盘勿漏缝。上格下挡中擒捉;管教敌家放对愁。
眼法至要口诀之三
目射精光逼敌去;探其动机索什回。观察六路辨别清;前后左右上下灵。
身法至要口诀之四
身子活络最为重;人之一体要轻松。扭转恍惚化形去;定让敌家瞎忙乎。
应敌至要口诀之五
对敌若无胆向前;空自本领藏在身。艺高则能放大胆;英雄自古有气魄。
拉桩至要口诀之六
拉桩弓步并马步;弓步左右交替做。大凡骑马蹲裆式;头肩臀胫须四平。
凝神至要口诀之七
凝神万般皆为空;默数一二三四五。初显心猿与意马;久练自然成功夫。
聚气至要口诀之八
聚气意念在丹田;下腹之中一点红。待到气满微搏时;正反五次来转动。
钱钧将军解释此句的含义为:如觉丹田有跳动;则为气满须收功。至此意念牵气走;正反五次须转动。
二、朱砂掌基础行气法
行气口诀之一
朱砂本有基础法;行气套路最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深厚功夫逐渐高。大凡朱砂行气法;童子拜佛掌在前。并步直立微低头;左手成拳放腰后。
行气口诀之二
韦陀献杵单臂绕;且教右掌化为锤。自上而下绕半弧;变作横臂立胸前。
行气口诀之三
金刚捣锤下栽拳;发至腹前微微提。骑马蹲裆须四平;着重拳眼与身对。
钱钧将军解释此句的含义为:金刚捣锤重在捣;摆平马步稳下盘。捣锤之拳须空握;要把拳眼对己身。
行气口诀之四
金鸡独立交换站;先将右腿悬提起。抽臂划弧收右拳;放在右边腰一侧。再用右脚下踩地;助其左脚往上提。待到独立成架后;略让右膝屈而沉。
行气口诀之五
力士推山右弓步;且将上身中转移。待到拧腰面向前;再把单掌作推撑。
行气口诀之六
金刀劈顶大绕臂;自下而上划一圈。下盘抽出右腿回;套插歇步坐在地。尔后扭身右撤步;化作左弓绕掌臂。
行气口诀之七
回身寒雀蹲梅式;抽回右腿作右虚。变掌为拳外格臂;右拳立在正胸前。再把拳头放开去;化为单掌作平摊。
行气口诀之八
鱼肠穿喉跟步进;右腿形成弓字桩。缩身前行送单臂;秃掌直穿敌咽喉。
行气口诀之九
泰山压顶把腿弓;左脚前跨右后撑。收拳上举过顶时;再砸右锤至天门。
行气口诀之十
毒龙入洞把腿伸;一弹右脚入敌阴。收得右手成掌回;左脚支地暂不移。
行气口诀之十一
宝刀封门左丁步;右脚踏实左脚虚。待到沉身下蹲时;扑出右掌置敌心。
行气口诀之十二
怀中抱月往外探;右掌反背扑在先。止步左弓在斜侧;取敌上盘不留情。
行气口诀之十三
反背金刀上下翻;先斩敌家腹中央。再把前臂向左挑;左腿作弓右掌担。
行气口诀之十四
罗汉伏虎先按掌;截敌飞腿再靠上。迎面一记开花掌;打得敌家难躲闪。
行气口诀之十五
亢龙钻地并步蹲;右掌贴腿直下穿。忽然拧腰提膝式;带得单臂旋腰侧。
行气口诀之十六
平沙落雁单支腿;且将右脚向后悬。前俯上身平衡稳;右掌直捣不留情。
行气口诀之十七
骑马勒缰成马步;坐出四平右掌撑。再把右腿后插时;下降单掌落身前。
行气口诀之十八
喜鹊攀枝右转体;侧身下蹲左脚虚。回抽右拳在腰际;眼看前方目不移。退步右弓盘单肘;横掌放在正胸前。待到退步并拢时;右掌作拜落架收。
三、朱砂掌一步法贯气运劲至要
贯气运劲至要之一
一步贯气左弓步;且教右臂置身前。预备之姿弓探掌;勿忘左膀藏腰背。
钱钧将军解释此句的含义为:左膀一藏盘成圈;握拳空心在腰眼。放松臂肘自然曲;无依无靠不思念。
贯气运劲至要之二
右臂不移且动指;一屈窝指成团形。半拳半掌呈朱砂;至此方可贯其气。
贯气运劲至要之三
贯气以鼻先吸气;一引直入丹田中。再把杂气往外吐;吐气一次用嘴出。此法唤作龙汲水;一进一出为小练。如此小练共五遍;摆架四平骑马步。
贯气运劲至要之四
贯气小练五遍后;术语称作一大练。大练须摆四平马;双手叉腰臂放松。至此大臂可停止;接做运劲五循环。第一意念在丹田;默念一二三四五。
贯气运劲至要之五
第二意念往上走;行至右肩暂停留。意想气流变为团;圈在肩部待跳动。
贯气运劲至要之六
第三意念在肩头;牵引气团来跳动。只要气流跳不停;则引其团降右肘。此时右臂向上抬;放在胸前盘其肘。肘尖正对前方时;坐马拧腰微转右。
贯气运劲至要之七
第四意念在右肘;先盘后放弄肘头。伸直手臂仍锁气;勿令气团流它处。第五意念到手心;摊平右掌绕气流。正反转动绕五遍;再把气团收劳宫。
贯气运劲至要之八
劳宫之气须发散;布满全掌劲放松。再把意念贯掌缘;一紧一松作震动。如此紧松行一次;术语称为小运劲。大凡连续做五遍;五小变成一大动。
贯气运劲至要之九
一大动为大运劲;大运即是五小动。大动过后收右臂;屈肘放在右前胸。把掌变拳勿握紧;形成空心至下颏。然后做出龙汲水;小练五遍暂停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