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_login 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174401eog5b3sb52c200u3
查看: 9861|回复: 46

无极天一生水桩 地二生火桩(绝对好东西)

[复制链接]
92_avatar_middle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0 天

30

主题

166

帖子

4821

积分

白银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21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0-4-12 18: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无极天一生水桩
1、无极桩站式: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稍比肩宽,双脚敷平落地,双膝微弯勿用力后崩直;两手自然下垂,双肩自然松下;正头头正,颈部肌肉放松,肩井穴处极力放松;此时心意稍加关注一下要平心静气,口鼻呼吸自然,即将心意移向下面的内容:
双眼目视正前稍下方,凝神注视瞬间,将眼神收回睛中,垂帘闭目,此时以心意观注在双睛中眼神处;用心意以眼神内视自己的心脏,将心脏视为一团气;就用心意将此团气搬到膻中穴的胸中处,而眼神一直观住在此团气的移动之始终,瞬间未有离之;再用心意将此团气下放到少腹丹田处方好,而眼神一直观住在此团气的移动之始终,瞬间未有离之。此正是:“虚胸实少腹”的“坎离相交,水火相济”之“炼精化气”的法式。乃一切内功心法的内炼之预备式。虽然内功心法种种,无不以此为内炼的预备式。此正如内功大家吕洞宾在《百字真言》中所说:“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的降心之法式。为求传授功法简略,我将此法称名曰:“降心气”。而成为一个功法术语了。以后的系列功法之第一步功法内容皆由此功法术语一并代之了。下面就开始“天一生水法”的修炼步骤、过程之描述。
2、接上式的气沉丹田,心意率领眼神内观注百会穴,心想由百会穴生出水来,眼神时刻观注水流之头,心意率领水流之头向身体前面沿头、面、胸、腹、双大腿、双膝头、双小腿、踝、足面的皮里肉外之层面流入涌泉穴内存好,是为一次。再以心意率领眼神内观注百会穴,如法运行之,共计三次。
身体前面流水三次后,再以心意率领眼神内观注百会穴,心想由百会穴生出水来,眼神时刻观注水流之头,心意率领水流之头向身体后面沿头、颈、后背、腰、双臀、双大腿、双膝弯、双小腿、双足踝、双足根、足掌面的皮里肉外之层面流入涌泉穴内存好,是为一次。再以心意率领眼神内观注百会穴,如法运行之,共计三次。
身体后面流水三次后,再以心意率领眼神内观注百会穴,心想由百会穴生出水来,眼神时刻观注水流之头,心意率领水流之头分左右向身体两侧面沿头两侧、两侧耳面颊、颈两侧、两侧肋胁、两大腿外侧、两小腿外侧、两足踝外侧、两足外侧的皮里肉外之层面流入涌泉穴内存好,是为一次。再以心意率领眼神内观注百会穴,如法运行之,共计三次。
身体两侧面流水三次后,要以心意率领眼神上下的内观注百会穴到会阴穴之间,心想、眼观其间有一支φ1cm的玻璃管状物(注:此即前面歌诀中“一切惟心造”之义而成之的)。此事瞬间“心想事成”后,再以心意率领眼神内观注百会穴,心想由百会穴生出水来,眼神时刻观注水流之头,心意率领水流之头由玻璃管内向会阴穴流去,水流之头到会阴穴处分两股分别流入左右两腿的骨中,由两腿的骨中分别下流注入到涌泉穴内存好,是为一次。再以心意率领眼神内观注百会穴,如法运行之,共计三次。
3、前面的自身前、后、左右、中的所有之水流,全部注入到涌泉穴内存好了。此时,眼神要内视观注涌泉穴内的存水,心意要将存水加温加热,渐渐的温热涨满双脚,至两脚热满膨涨难忍。此时眼神内视观注两脚内,同时用心意收敛热满膨涨之内气,将内气收敛至双足踝各成一水平状的薄膜。此时双足顿觉虚空清爽而又轻松。
4、此时,以心意率领眼神内视依序观注自己的小腿、大腿、少腹、大腹、胸膛、脖颈、头颅内皆为“皮外中空”的内景象。要以心意率领眼神内视,由下到上复由上向下依序观注,是为一次。连续如法内视依序观注,共计三次。
5、接着,眼神内视观注在双足踝各成一水平状的薄膜上,心意使此薄膜幻化成水面状态。眼神的内视由此时就住在水面上,心意使此水面等截面的由双足踝起沿着中空的双小腿、双大腿、少腹、大腹、胸膛上升致咽喉处止;眼神的内视住在水面上,心意使此水面等截面的复由咽喉处依序下降致双足踝处,是为一次。如法运行之,共计三次。
接着,眼神的内视住在水面上,心意使此水面等截面的由双足踝起沿着中空的双小腿、双大腿、少腹、大腹、胸膛、脖颈,头颅内上升百会穴内止,随即眼神的内视住在水面上,心意使此水面等截面的复由百会穴处依序下降致双足踝处,是为一次。如法运行之,共计三十——五十次。
6、收功,眼神的内视住在双足踝处的水面上,心意使此水面等截面的由双足踝起沿着中空的双小腿、双大腿上升至少腹丹田中止,心意使水面幻化成一个乒乓球大小的气球。眼神内观注视着此气球,运用心意活动揉化着此气球,此气球越揉越小,越小越亮。经十来次的心意活动之揉化,此气球小如黍米粒般大小而又贼亮贼亮的耀眼之亮点。此时,以心意活动将此亮点往下一放,眼神内视不见此亮点了,是为藏好了,是为“服食”,以备下次练功时启用。
将亮点藏好了,抬起双手小臂,两手掌心面轻轻前后相搓,同时心中和悦欢喜,脸面眉开眼笑(注意:不要睁眼,不要张开嘴巴),要笑得极为轻松自然开心时就用双手轻轻上下搓搓脸面,随用双手的搓着脸面随即睁开双眼,随即轻轻的从头开始依次活动全身直至移动步履,恢复常人状态,此为一次的练功完毕。
提示:
开始修炼“天一生水桩”法的第七天后,就可以由第一步预备功法做好时直接进入第四步功法的修炼。就可以不作第二、三两步流水的功法内容了,这也是“君子有所不为”的一例吧!练功亦是如此。但是,将水的吸提呼放的升降次数一定要延长到八十至一百次,这样才能达到修炼的预期目的。经多日练功熟练后可以达到二百至三百次,功效就会比较明显了。即可以有“洞无极”之内景象之证验出现了。
功法分析
内功心法的修炼功法中,有两条秘诀:一条是“有念不是,无念不是,念住不住是为真念”。一条是“行非所行,住非所住”。以“无极天一生水桩”的部分功法内容为例,分析如下:
以“眼神的内视住在水面上,心意使此水面等截面的由双足踝起沿着中空的双小腿、双大腿、少腹、大腹、胸膛、脖颈,头颅内上升百会穴内止,随即眼神的内视住在水面上,心意使此水面等截面的复由百会穴处依序下降致双足踝处,是为一次”。
“眼神的内视住在水面上”的“住”字,就是“念住”的意思,是名“心念”。而“心意使此水面等截面的由双足踝起沿着中空的双小腿、双大腿、少腹、大腹、胸膛、脖颈,头颅内上升至百会穴内止;随即眼神的内视住在水面上,心意使此水面等截面的复由百会穴处依序下降致双足踝处,是为一次”。水之升降的“动”字,就是“不住”的意思,是名“意念”。心念、意念一静一动,两者合而名之“真念”。这是对第一条练功法的秘诀之解释。
上面功法中的“心念”,就是体现了“行非所行”之精义的。上面功法中的“意念”,乃体现出“住非所住”之精义了。“心念、意念”两者合起来,就是“念住不住,行非所行”之精义。反之,亦可讲的通。这是对第二条练功法的秘诀之解释。以下所介绍的种种具体的内功修炼皆以此秘诀的法则为准而行功。

无极天一生水桩法的出处

由于此功法的流传年代已经久远了,现介绍我已经知道的两个出处如下:
第一个较近的出处,乃是形意拳大家宋世雄先生所推崇的由山左琅琊王南溪注解,海内珠山宗景房参订的《内功四经·内功经》,此经文中说:
先吸后呼,一出一入;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有丹田,气之归宿。
承上文言气调而匀,发明(运)用(内)气之法。吸入呼出,勿使有声可闻,此调气之法也。提之者存想真气上升至顶也,下者存想真气由顶至双足踝也(即吸提呼放;又名:气升液降法);伏者,真气深藏于内,意想真气渐渐收小,坠于丹田(即收功法),如龙之蛰,如虎之卧,潜伏不动也。
再有就是一个较远的出处,乃相传为东汉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一书,号称“万古丹经王”。其在经中就有对“无极天一生水桩”法的详细论述。介绍、记录如下:
关键三宝章第二十二
耳目口三宝,闭门无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旋曲以视听,开阖皆合同,为己之枢辖,动静不皆穷。
离炁内营卫,坎乃不用聪。兑合不以谈,希言顺鸿蒙。
三者既关键,缓体处空房。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
证难以推移,心专不纵横,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
颜色浸以润,骨节益坚强。排却众阴邪,然后立正阳。
修之不辍休,庶炁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
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拂拂被容中。
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枘。耕耘宿秽污,细微得调畅。
浊者清之路,昏久则昭明。
其通过“歌诀”对内功修炼精、炁、神内三宝的潜在功能之方法,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如此歌诀的“修之不辍休,庶炁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拂拂被容中”这段论述,不正是对“无极天一生水”桩的功法之内景象的描述吗?!又由“往来洞无极”一句,说明了“无极天一生水桩”功法的练功目的,是为了达到自身“道体”的虚灵妙境而修炼的。这样,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必须修炼内功的道理明矣!此亦是将“天一生水桩”功法视为内功修炼第一功法的根本原因。

二、无极地二生火桩
1、无极桩站式,收神闭目垂帘,反观内视,降心气沉丹田。
2、气沉丹田做好了,以心意率领眼神,用眼神内视观注心脏部位,用心意想着心脏中生发出火来。瞬间,心脏就幻化成为一团红色发亮发热的火团及缥缈摇曳的火焰。眼神内视观注着这个火团及缥缈摇曳的火焰,心意想着焰火燃烧自己的左胸膛,约1分钟时间。
3、眼神内视观注着这个火团及缥缈摇曳的火焰,心意想着将这团焰火移向膻中穴的的胸中平铺开,眼神内视观注着这个平铺开火团及缥缈摇曳的火焰,燃烧自己的胸膛。同时,意念默念“红、光、热”,三遍。加大火焰“红、光、热”程度。眼神内视观注着这个平铺的开火团及缥缈摇曳的火焰,燃烧自己的胸膛。大约十分中的时间。
4、眼神内视观注着这个平铺开火团及缥缈摇曳的火焰,心意想着这团焰火中间形成漏斗状态,眼神内视观注着这团焰火就向中汇聚由漏斗管中向下移向少腹丹田中,眼神内视观注着这团焰火到了丹田中就平铺开形成如洗面盆一样大小的一团红色发亮发热的火团及缥缈摇曳的火焰。火焰向上燃烧自己的腹胸腔,火焰略微倒向脊椎则。用意默念“红、光、热”,三遍。加大火焰“红、光、热”的程度。此种状态修炼大约十分中的时间。
5、眼神内视观注着这个平铺开火团及缥缈摇曳的火焰,心意想着、眼神内视观注着这团焰火由中间分开形成左右两个如乒乓球大小的火团。眼神内视观注着两个如乒乓球大小的火团,心意想着这两个如乒乓球大小的火团,左右分别由两腿骨中向下移动到两足的涌泉穴处。再以眼神内视观注着两个如乒乓球大小的火团,心意想着这两个如乒乓球大小的火团透过涌泉穴,眼神内视观注着两个小火团就变化为足球大小的火团了,心意想着双脚踩在两个大火团上站立着。
以上的五步功法,乃是地二生火功法的预备式的内容。因为以“河图”的精义观之,乃地二生火。可人身之地二者,涌泉也。但人身的涌泉穴处确无火而生。又怎么办呢?但在五行学说中有:肾属水,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脾属土的说法。故内功修炼方法取火从心生之义而立此法。即由心生火,在移至胸中,在移至丹田 ,最后将火移至双足涌泉穴下踩在双脚下,完成地二生火功法的预备工作。此时的内景象亦如传说中的哪吒脚踩风火轮一般。接下来才是“无极地二生火功法”的修炼内容。
6、眼神内视观注着双脚踩着的两个变化为足球大小的火团,默念“红、光、热”,三遍。加大火焰“红、光、热”的程度。心意想着双脚踩着的两个足球大小的火团之火焰上窜致双足、双小腿、大腿内,会聚在会阴穴。眼神注视会阴穴内的火焰,心意想着会阴内的火焰移向尾闾,火焰进入尾闾直向上致大椎穴止在脊椎内上下翻滚的燃烧,眼神内视脊椎犹如一条红彤彤的火龙。如果火焰之势较弱,如法再从双脚下的火团取火。
7、眼神内视脊椎犹如一条红彤彤的火龙,大约十分中的时间,心意想着从脊椎内的火焰中幻化的产生出极亮极亮的射线,水平的向胸腹腔中不停的放射,此时眼神移向胸腹腔中内观射线放射的景象。要从上到下,再从下向上的层层观视,要自然的内观视的认真、清楚、仔细、详明。这样的内观注大约十分钟的时间。就要转向进行下一步的修炼内容了。
8、眼神内视下移观注双脚踩着的两个足球大小的火团,双手抬致胸前双手掌心相对,相距一尺远近。眼神内视观注双脚踩着的两个足球大小的火团,心意默念两个火球在双脚之间处并为一个,再用心意让火球向上升起致两手中间,由始至终眼神内视观注着火球向上的运行。
9、当火球到了双手掌心中间,眼神内视观注着火球,同时心意默念双手掌心作呼气状态挤压火球,火球就幻化成一气柱,继续挤压。当双手挤压到相距三到五公分时止,眼神内视观注着气柱及双手掌心间,同时心意默念双手掌心作吸气状态,两手外拉,两手间犹如千丝万缕从双手掌中吐出一般。当双手外拉到一定的距离时止,眼神内视观注着气丝及双手掌心间,同时心意默念双手掌心作呼气状态,呼气状态出现时,两手就作向内的挤压运动,两手掌心间犹如有气柱支撑一般,当双手挤压到相距三到五公分时止,眼神内视观注着气柱及双手掌心间,同时心意默念双手掌心作吸气状态,两手外拉,两手间犹如千丝万缕从双手掌中吐出一般。就这样周而复始的作“吸拉呼挤”的运动。手掌心的一呼一吸为一次,可作五十致一百次。再继续作下面的内容。
10、将双手上举掌心与眉齐,眼神内视观注着气丝及双手掌心间,同时心意默念双手掌心作呼气状态,呼气状态出现时,两手就作向内的挤压运动,两手掌心间犹如有气柱支撑一般,当双手挤压到相距三到五公分时止,眼神内视观注着气柱及双手掌心间,同时心意默念双手掌心作吸气状态,两手外拉,两手间犹如千丝万缕从双手掌中吐出一般。就这样周而复始的作“吸拉呼挤”的运动。手掌心的一呼一吸为一次,可作三十致六十次。再继续作下面的内容。
11、眼神内视观注着将双手掌心朝向双眉间印堂穴,同时心意默念印堂穴和双手掌心同时作呼气状态,呼气状态出现时,两手就作向印堂穴处的挤压运动,两手掌心与眉间印堂穴之间犹如有气柱支撑一般,当双手挤压到相距印堂穴三到五公分时止,眼神内视观注着气柱及双手掌心与印堂穴间,同时心意默念双手掌心与印堂穴作吸气状态,两手外拉,两手与印堂穴间犹如千丝万缕从双手掌和印堂穴中吐出一般。就这样周而复始的作“吸拉呼挤”的运动。双手掌心间的一呼一吸为一次,可作三十致六十次。再继续作下面的内容。
12、眼神内视观注着将双手下落到掌心朝向双乳头间的膻中穴,同时心意默念膻中穴和双手掌心同时作呼气状态,呼气状态出现时,两手就作向膻中穴处的挤压运动,两手掌心与膻中穴之间犹如有气柱支撑一般,当双手挤压到相距膻中穴三到五公分时止,眼神内视观注着气柱及双手掌心与膻中穴间,同时心意默念双手掌心与印堂穴作吸气状态,两手外拉,两手与膻中穴间犹如千丝万缕从双手掌和膻中穴中吐出一般。就这样周而复始的作“吸拉呼挤”的运动。手掌心与膻中穴间的一呼一吸为一次,可作三十致六十次。再继续作下面的内容。
13、眼神内视观注着将双手下落到掌心朝向少腹的丹田穴,同时心意默念丹田穴和双手掌心同时作呼气状态,呼气状态出现时,两手就作向丹田穴处的挤压运动,两手掌心与丹田穴之间犹如有气柱支撑一般,当双手挤压到相距丹田穴三到五公分时止,眼神内视观注着气柱及双手掌心与丹田穴间,同时心意默念双手掌心与丹田穴作吸气状态,两手外拉,两手与丹田穴间犹如千丝万缕从双手掌和丹田穴中吐出一般。就这样周而复始的作“吸拉呼挤”的运动。手掌心与丹田穴间的一呼一吸为一次,可作三十致六十次。再继续作下面的内容。
6-12步功法的修炼,为地二生火功法的内容。第13步为收功的功法,应同样认真的做好,才能达到练功的目的。
此时,口鼻吸气、双手左右分开手心向上环绕过头顶交于中;口鼻呼气、双手心向下双手下落至少腹丹田处。内气亦复归于丹田中。复口鼻吸气、双手左右分开手心向上环绕过头顶交于中;口鼻呼气、双手心向下双手下落至少腹丹田处。内气亦复归于丹田中。连续七次。最后一次,将双手右下左上的重叠敷在少腹丹田穴处,深吸一口气,在深呼一口气的同时将双手左右的扯开。目的为了脱掉双手上的静电残余。至此,地二生火功法就算修炼了一次。

小结
练功诀云:“一点天清,二点地灵,三点神光遍九重”。说的就是内功心法中的“无极天一生水功法”和“无极地二生火功法”的功能及作用的。人身之四大,不外精、神、气、形而已。形者,血成之物。知此,人身就不外精、神、气、血而已。欲修炼此四大之功能,则内功心法中的“无极天一生水功法”和“无极地二生火功法”为基本功法了。前贤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数不胜数。但与传统手战之道有密切关系的论述,当首推毕坤先生的《浑元剑经·精神气息解》一文论之最详!录其原文及我的阐释之文,以为“无极天一生水功法”和“无极地二生火功法”的功能及作用的小结。
精神气息解
夫气足耐寒,血足耐暑,神足耐饥,精足力绵。惟真阳以御之,则蒸然流遍大千;血犹油也,惟真阳以化之,则渣质净而胎元生;神即心之主宰,人之主人翁也,逢火煅之则光凝,遇水润之则体灵;精即髓液,遇火则融注,逢水则清明。总而言之,四美也。气、神、火也;精、血,水也。水阴中之阳,火阳中之阴。阴潜于阳,阳伏于阴。水火融和,内外功日进。又云:神阳中阳,血阴中阳,精阳中阴,气阴中阴。阴阳结合,一元复昌。泥丸为神舍,玄牝为神谷,涌泉为火眼,气海为火元,白虎为气壳,尾闾为气路,方寸为水宅,周身脉络为水渠,舌本为甘泉。精血者气之化,神亦从之。精舍即生死户也,神胎所结之区,而真意生焉。若能常常照觉,则四美日益,至于能斩开内外之壳者,乃神之良知、气之良能也。悉御之以静,则水火升降、温润之验,日甚一日也。神足力勇无息,悉发于先天之自然;气足则九万六千毛孔生胎;精足则皮肤如婴儿;血足则肌嫩彩泽,无皱纹也。
阐释:
  此文之题目“精神气息解”,按文中所述之意,应是“精神气血息解”,方是题与所论相符。“精神气血”四美也。息者,此四者生化之子母关系。这样,对此段精神气血息解的论述,也就知道其所论内容和目的了。
  但要知道,关于精、神、气、血,四者之子母的生化之关系,在医学和修炼家中,认识上有所不同,而历代修炼家的认识和看法也不完全相同。虽有不同,但从整体的认识宗旨上看,其间又无异议。为了说明这一点,只好引用历代修炼家的论述,加以对照,可能对理解本经文的论述及其宗旨就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了。
  《易筋经》说:“元精,非津液脂髓之精;元气,非指呼吸吐纳之气;元神,非知觉运动之神。元精,能采阴阳之精华,结成为精,生亦能变化无穷,神通广大矣!生时不过能养灵性。至若元气、元神,即经元神存养多年,功行圆满。神用之大放光明,亿万化身,敛之则如混沌一元。气用之则风云雷雨,变态无端,藏之则与太虚一体。元精足,护元气元神,下能随元气送元神上升。”修炼家所以炼元精者,为养元气、元神故也。就即生时观之,元精乃元气、元神之母也。元气、元神活活泼泼,虚虚实实,不即不离,极明极灵,。元神又为元精之主宰,元气又做元精之驱使。神气之重,更不待辩而可明矣!气乃精神之中枢,此论明矣!
  《易筋经·贯气诀》说:神者,气之灵明也,是神化于气,气无精不化,是气又化于精矣。盖人之生也,禀先天之神以化气,积气以化精,以成此形体。即生之后,赖后天水谷之津液以化精,积气以化神,结于丹鼎,会于黄庭,灵明不测,刚勇莫敌,为内丹田之至宝,气力之根本。
  故气无形,属阳而化于神;血有质,属阴而化于精。神虚,故灵明不测,变化无穷;精实,故充塞凝聚,坚硬莫敌。神必借精,精必附神,精神合一,气力乃成。夫乃知气力者,即精神能胜物之谓也,无精神,则无气力矣!
  又曰:“中气,即仙经所谓之元阳,医道所谓之元气也。以其居人之正中,故武备名曰中气。此气即先天真乙之气,文练则成内丹,武练则为外丹。然外丹未有不借内丹而成者也。盖动静互根,温养合法,自有结胎还原之妙。”
我们可结合引文和本经文所论述的内容相互为用。便可解得此经文所述之意了。
夫气足耐寒:气无形,属阳,阳足则耐寒;血足耐暑,血有质,属阴,阴盛则耐暑。神足耐饥,精足力绵,精神合一,气力乃成。气足则不知疲,精足则不思食。故曰神足耐饥,精足力绵。力绵者,用不竭穷之义也。
  气犹水也,惟真阳以御之。真阳者,元阳也。生机之原动力。真阳御气而能周流一身内外,谓之蒸然流遍大千。此乃以生化机能机制而言。血犹油也,惟真阳以化之,则渣质净而胎元生。以炼油之法而喻血。惟以火炼之,则油纯而渣质去净。由此可知:气血之周流蒸腾、质净,皆以“真阳”为原动力。所谓“胎元生”,即喻之而有“灵性”。俗云:“真乃有血性的汉子”。即有正义感而又勇于捍卫正义的行为的人。这样的人谓之有血性。此“气血”之论,乃言人体之本元。古人云:“人有一生而有二死”。一生者,气血功能正常则生。二死者,生机灭、化源绝,此乃二死者也。颜子问:“敢问死”?孔子答曰:“不知生,焉知死”。以现在的说法则是:人为何要死?死的原因是什么?答曰:不知生化机理,怎么能知道死的原因呢?只有知道生的道理,违背了生的道理,就是致死的原因。以此“气血”之论,来说明修炼传统手战之道本是顺生机之修,去害生机者也之事。故修炼家们皆以“气血”生化之机理论述修炼之事的。此经文亦是如此,故有此气血精神之论。以明其宗旨。
  神,心之主宰,人之主人翁。生之制者之谓神。而此“元神”又具灵明之性体。非经修炼得当,不知其存在,不知其功用能量。故曰:“逢火煅之则光凝,遇水润之则体灵”。即内功修炼法的“天一生水功法”和“地二生火功法”的意义。又有这样的说法:“遇水运之则清明,逢火煅之则灵光”。此两说是一样的。即神得水火之炼,方能清明灵光。
  精,此讲为髓液,实乃指阴精、阳精经修炼而融合化一之物,即遇火煅之方能融洽合一而能注于四体百髓,逢水洗之方能清明无杂尘。
  一般而言,气,神为阳之物;血,精乃阴之物,气血调和,精神乃住,身心乃健。攻防所用,气血精神尔。故曰此为“四美”。《易》曰:“黄中通理,美在其中”。就是指修炼者只有四美蕴其中,方能有身心健康形于外,攻防技击之功能之致用。此乃“以中治外”之宗旨尔。
  故其曰:气、神,火也,精、血,水也。修炼传统手战之道,有心打人则火盛,属有为也,用则伤神耗气。无心而用,不先物为,乃无为,用之自能养气养神。形体妄动则燥生,燥则伤津炼液,亦有为也。因物之所为,故能无不为也,用之亦养精血、养津液。此乃“无害生机者也,去其害生机者”之精义尔。
  水,阴中之阳,乃言“坎”中之一阳;肾属水,其卦坎。其精一阳;火,阳中之阴,乃言“离”中之一阴,心属火,其卦离,其精一阴。
  阴潜于阳,阳伏于阴:此乃言说内功修炼的“气沉丹田德润身”之事,即“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的精义。降心气沉于丹田,就是心之一阴潜沉至肾之一阳中。又名“水火相济”之法。阳伏于阴:是说:气伏于丹田,神息于其中的伏练之法。气、神者,阳也。少腹丹田部位乃阴位也。故以“阳伏于阴”而说伏练之事。这样,水火相济而融和,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系列功法修炼,可使自身内清虚而外脱换,用工日久则质而弥光,可脱胎换骨、脱壳换相。故曰:“内外功夫日日皆有进展,即日日新”。此重申内功修炼“浑元之道体”的意义。有此“道体”方有其妙用。
  又云:神、阳中阳,血、阴中阳,精、阳中阴,气、阴中阴。此乃从“四美”的“四象”法则的排列,而再认识“神、气、精、血”的作用。神,最灵最明,最具神通,故以阳中阳视之。血,阴之物具阳之性,故以阴中阳视之。精,阴之物,化阳至用,故以阳中阴视之。气,虽属纯阳之物,但寓于无形之中,虽能接于有形之表而不可见之,又可达至幽之境,故以阴中阴视之。此四象的阴阳之解,与前面所论的阴阳之说。本质无差异,只是论述的角度不同。其目的是在说明下面的论述。
  阴阳结合,即精血神气的阴阳之结合。一元复昌,即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再三而浑化归一的“浑元之体、用”方能恢复昌盛。即听探之良知、顺化之良能的功能可达到最佳状态。即有益自然之生机者也。
  泥丸为神舍,乃阳中阳;玄牝为神谷。玄牝者,玄窍,又名乾宫,乃生之窍,可通天气之信息,亦为阳中阳。涌泉为火眼,地二生火之意也。气海为火元,乃指真阳。白虎为气壳,乃言真气。尾闾为气路,内气入脊到头,气从尾闾而始升,此为要路口,方寸为水宅,水者,气也,方寸乃指丹田。水者,精血,方寸乃心也。周身脉络为水渠。血管、经络、油膜,皆是也。舌本为甘泉,乃金池、玉液尔。
  精血者,气化为用之,神亦从气化生尔。故有炼气化神之说。精舍即生死之户。心无阴精则死,肾失阳精则亡,阴阳之精合者则生。练功法云:“死我地户生我门”。此乃言“丹田”为精舍,是生与死的门户。故曰:“神胎所结之区”乃言伏练的气、神息于丹田之中所结之胎元的这件事情,乃长生筑基之法也。
  而真息生焉。即练功法中所言:以后天真人呼吸法,寻得先天真人呼吸处。即神胎所结的胎息之景象,此乃长寿之根基。
  若能常常照觉,则四美日益。照,乃“凝神照气穴”之练法。觉,内景象纯真而能知之。则神气精血会日日变化而对身心健康有益,亦对听探、顺化之知能有益。然修炼至于能够斩开劈破内外之壳者,乃神之良知、气之良能之功也。既心之七壳通透,是神之良知,气之良能之功。全身可具备“听探”之良知,“顺化”之良能。由于较技中可具备“神以知来,智以藏往”的寂感而通的自动化功能了。此即为前知之功能的体现。
  此全得之于以静功修炼,则水升火降,水火相济,打成一片,少腹如汤煮,两肾如热熏蒸,温热之气,润泽遍体。乃此之证验也。内气运行,健运不息,气升液降日甚一日。自然内清虚而外脱换,基础固矣。七壳通开,神而明矣!
  神足力勇之功自无间断矣!此悉发于先天自然之力。气足的表现是毛孔生胎,即听探的敏感度达到极佳。精足的表现是皮肤润泽得象乳婴那样细腻。血足的证验是肌肤稚嫩光彩润泽,无皱纹也。
  总之,以内功修炼,可神充气足,精足血足。即可养生,又可技击。充分地表达了传统手战之道的养生、技击并行不悖的观念。无非是静练体、动练用。但此段从精神气血的生化机能、练功方法,较细致而又全面地论述清楚了。这是从传统手战之道的练、体、用的角度专题的论述。可谓详且尽矣!修炼传统手战之道者能不精细详密地研究此论之妙义吗?能知此论之妙义者,修炼便有准的,自不会有失误之处,弊病生成了。乃此论之精妙处。
如以此“精、神、气、血、息”的方法之论述与“神、意、志、魂、魄”的脏神论结合论述,则传统手战之道的内在本质之核心问题皆可一理贯串迎刃而解了。亦可知此“精、神、气、血、息”之论的精髓矣!
地二生火桩的出处
   有关地二生火桩的功法之出处,从原则上说是出于《河图》的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的理法中。但是,我未能见到内功专著的诀言。但是,在中国古代神话《哪吒出世》的故事情节之描写中确可以知道此功法的存在。
哪吒出生时,是个混沌的肉球,其父托塔天王李靖执剑劈开肉球,乃一小娃娃,就是哪吒,李靖随认为哪吒乃不祥之子。但是,太乙真人来访,愿收哪吒为徒。李靖就答应了太乙真人的请求,哪吒就这样拜太乙真人为师,修道学艺。几年一晃,哪吒七岁时,下海游玩,因持混天绫而闹海,又以乾坤圈误杀龙王三太子而触犯天条,又私阻龙王告状。遭到龙王上门索命,哪吒遭到父亲严厉的痛斥,无可奈何之下,拔剑自刎而偿命了。其灵魂飘到师尊太乙真人面前,乞求师尊再复人身。太乙真人无奈,心疼弟子,寻来莲藕,摆做人身形状,又用莲叶当作衣裙,将哪吒灵魂附于莲藕之形中。这样,哪吒就成了莲藕之身形,荷叶之衣裙的仙人了。为其行走便当,太乙真人又送给他两个风火轮踩在脚下。
哪吒脚踩风火轮,正是两个火球的象征。莲藕之身形,莲藕生的本就细腻而又中空,象征修炼地二生火功可以强化人的身体素质。混天绫,绫者,乃灵的谐音。中医学中认为:五脏神中,心藏神。心主血脉,血脉通、血足则生灵光,人必灵明。此正应了:“一点天清,二点地灵”之说法。天清者,肾中真气也。也就是哪吒之师尊太乙真人。地灵者,心中之血脉也。就是哪吒的红色混天绫为其象征也。哪吒的宝贝之一乾坤圈,乃阴阳、气血、功能的象征。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92_avatar_middle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0 天

30

主题

166

帖子

4821

积分

白银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21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8: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功修炼,意是心的使者,内气才是运行、生成景象的“物”,此物功德圆满就是自己无形的“法身道体”。这是内功修炼的基本概念。
内气的产生是心气沉丹田的炼精化气之结果;
内劲的生成是黍米粒收集的结果;
内劲的知来藏往的功能是攻防技法修炼的结果。
此三者不能混谈。注意戒贪!
遵照老子所说:“为学日益”的理论知识之不断的学习积累;“为道日损”的不断的去掉自身的不是之修炼。内外双修,方能健顺合之至,化乎太和一气以为用。这是由古至今的不二法门。



每日常问自己:练而时习乎?


内劲至中至正至和自能大壮,故而以“中正安舒”赞之;外形多毛病,故而修炼之,直至能顺乾以动静的时候,方称为“顺之体”,乃外形之德备矣!也就是驱尽外形之众阴邪的意思。
然而,外形阴邪之病,乃表象也;其根本原因在于心地,心地中正安和则外形亦能中正安舒以配和内劲完成拳势的攻防任务。这就是正形先正心的道理,心正则形正。故而,练拳始练性的说法之精义。性者,心性也!
自身内外:心正,则无令亦从,心不正,则有令不从。
前贤说:“若有鬼神,助我虚灵。岂知我心。祗守一敬!”此一敬者,就是敬道、敬师、敬友三项内容的事情!符合元气含三的道理。
敬道,则专;敬师,则信;敬友,则谦和!所以能得道以为用!否则,不足以成之!


气愈下兮身愈轻,神居上兮心生灵。
精常固兮法术行,形自空兮玄妙通。
外固则内壮,心静则神安。欲为人上人,且莫行捷径。
工夫要在学愚鲁,神常生兮心如腐。
不见不闻身形固,不动不牵意诚笃。


这是前贤的度命真言。说之好说,如能做之实难。敢于难处用心坚,方是七尺好儿男!

兴趣志向,得之于门路对头,则总愿意求取,不知不觉就坚持下来了,上下求索多乐趣则能不断矣!

如果急功近利,贪心求功,百思不得其解,兴趣盲然,苦脑顿生,志气受搓折,当然不能坚持了。这就是一念三千劫的说法所致也!
92_avatar_middle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0 天

30

主题

166

帖子

4821

积分

白银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21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8: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是两种桩同时修习,还是只修一种?每天练习多长时间为宜?
※初炼者在于熟悉功法的模式,每次练功时间为一般20分钟——30分钟即可,每日可以修炼两次。20多天的修炼,模式就熟悉了,就可以每次修炼30分钟——45分钟,是为百日筑基。每次的修炼之收功的亮点,就是功果,术语名曰“刀圭”,俗称“黍米粒”。收获100点为筑基功成,成年人再加上年龄,如你再加39粒,合计139粒。筑基以后的事到时在告诉你!
天一生水和地二生火两个功法可以在一天内都炼。中间间隔半个小时就可以了。每个功法炼完就收功,可以不管时间多少。修炼的具体情况可以在网坛上随时发表出来我看到会及时指点的。

◎有几点还不明白,一是桩法中一些穴位如何把握。其他还好理解,就只“中脉”是难点,可否请先生详解之?
二是修习时间。是意想水流自上而前再至下三遍、自上而后至下三遍、自上而侧再至下三遍、自上而中至下三遍,然后意念自足踝至百会吸提两次。是这样整个功法周而复始地反复进行?还是某种意念可以多次重复进行?如意念三遍的可不可以加倍做,吸提两次可不可以反复进行?也就是如何做满30分钟?如何重复进行?如果接着做地二生火桩,是不是天一生水桩可以不用坚持30分钟,只做完按以上方法做完一遍,休息一会儿就接着做地二生火法,两桩加起来共满30分钟以上就可以收功了?或者两桩分别做30分钟,中间休息30分钟?
三是涨渺。您说到“涨渺”法,但也过于简略,是不是因为此法难以掌握,或者说要有一定心得和体会以后才能理解、领会和真正掌握其要领?太多问题了,辛苦马老您了.


天一生水的取水过程,就是前、后、左右、中,各流水三遍,无须加多次数。中脉,就是百会穴到会阴穴的垂直线。
水流到涌泉穴,意念让其发热,涨满双脚,收敛到足踝成一层薄膜。从上到下内观自身空空如也。然后,水升至百会穴,即时回落到双足踝。一升一降为一次,初炼者每次30——50次。熟练者,每次升降80——100次,收功。涨渺的功法不是初期修炼者的功法。


至于穴位,找个中医问一下就知道了。在功夫中只不过是个地方、部位而已,没有什么神秘的。


记住,按法而修炼,先不要知道的太多。就是“蒙以养正”的修炼良方。既是不要问为什么?
此句“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脱化于《易经·坤》卦:“黄中通理,美在其中。”
“中脉”一说,有医家解释,为冲脉;有修炼家解释,为中脉。两者不能混淆。应尊修炼家的说法。
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就是说的内气、中气等内容,如说守一,也是此意。百名皆言一物也,就是内气。




◎有一个小问题:将涌泉热感收归足踝成一层膜,这层膜是两脚后跟各一,还是各足踝各一也就是四个?还有,修炼有何禁忌?

※修炼内功的注意事项:酒后、饭饱后、劳累后、房事后、恼怒后,都不能炼。待一切消失后,心平气和的时候再修炼。房事后,一定得过24小时才能修炼内功诸法,否则静不下来,会造成烧干锅的不良现象。最容易出现的轻微症状就是精神不集中.
修炼后,收好功,就可以任意做任何事情了。
修炼内功是离开人生活动的修炼之事,是出世法修;其他的都是红尘的人间事,一般不相干。注意事项做到了,就不要多考虑了。费心呀!
两足踝处各有一水膜层,内观犹如两个眼镜片光。有疑问就提,不要瞎琢磨!

◎是否可以采用坐式、卧式练习无一生水和地二生火之法?
※开始不能躺着炼,坐着炼可以。熟了怎么炼都行。

◎有一简单问题,您说的足踝是指外足踝还是内足踝?两层眼镜片光如何安放?安放何处?谢谢!另外,如何意念水光热上下流动时是否要配合呼吸?是吸升呼降么?谢谢!
※足踝(指踝关节内踝与外踝之间的平面!)是一平面,俗称脚脖子。成一水光薄膜,镜面水平放置,双眼内视恰似两个眼镜片。
水升者名为吸提,水降者名为呼放,合之名为“吸提呼放”,是内劲的运行法式的术语。这一内气运动与口鼻呼吸没有任何关系
意念要轻灵一些,似有非有即可。如果要想看到什么,为时尚早。修炼的秘诀就是“心想事成”。

◎无极式站桩你没有详细说明要求,如站桩时重心在跟脚跟或脚掌,手的位置、含胸拔背等要求是否能详细谈一下,以便学习。
¥全身体重放于足踝的平面上,重心既不在脚跟也不在脚掌,含胸拔背等要求必须有老师的言传身教,尤其是身教!与我同期的几位师兄弟和我本人都经常在马老师身上感受身法规矩,不过即使如此现在我们的身法仍然有很多地方难于符合规矩。如果实在没有当面感受的机会可看看老师的《身弓的制造》一文!
※身弓的制造,是从外形的功夫论述;天一生水桩是从内功的角度立论。两不相干。我的所有内功修炼方法,都与口鼻呼吸无关,亦不闭气。这就是气机的后天返先天。

◎不知如何做“吸提呼放”,如果不与外呼吸配合,是不是意念导引?如何做到?
※功法篇中说的已经很清楚了,炼精化气后就有内气的升降运动现象了。内气的升,名曰“吸提”;内气的降,名曰“呼放”。这里的“呼吸”是内气运行方式的名称,与“口鼻呼吸”的吐故纳新没有关系。凡以“口鼻呼吸”的方法带动内气升降运行的,都不是传统的内功修炼的法式。
观读功法文章,就能按法而修练的人,乃具备“以文观法”的能力。否则,我也没有任何妙法能让你修炼。我只能解决如法修炼中出现的一些景象之疑问。
天一生水桩中的“水升水降”的运动,乃是“无中生有”而来的,就是“一切唯心造,假借可修真。”
最好先熟读功法顺序,牢记心中,再开始修炼。

◎马老师,你发表的具体内功法的丹田旋转法是否可在天一生水功收功时按此方法练习强化丹田内气的生成。
※不可,应该分两个功法来修炼。内气的产生是心气沉丹田的炼精化气之结果;内劲的生成是黍米粒收集的结果。内劲的知来藏往的功能是攻防技法修炼的结果。此三者不能混谈。注意戒贪!


就这个功法向马老师提几个问题:
一:“双眼目视正前稍下方,凝神注视瞬间,将眼神收回睛中”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双眼先目视正前稍下方,当做到凝神注视的那一瞬间,马上将眼神收回睛中?
二,“就用心意将此团气搬到膻中穴的胸中处,而眼神一直观住在此团气的移动之始终,瞬间未有离之;再用心意将此团气下放到少腹丹田处方好,而眼神一直观住在此团气的移动之始终,瞬间未有离之。”这里将此团气搬到膻中穴的胸中处观注多久再将此团气下放到少腹丹田处?
三,“心意使此内气如抽丝样逆时针转动三十六圈”抽丝样怎样理解,是不是就是像星河状旋转?

理解的正确。抽丝样的丝之粗细:细如线,粗如小手指就可以了。如盘之转亦可以,就是如星河状亦佳。初炼的目的是入静,心定意静,内气运行自然清晰。眼神观注,用意要轻灵,否则眼难受的现象就会出现了。
注视气团到位,即可下行了。
92_avatar_middle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0 天

30

主题

166

帖子

4821

积分

白银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21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8: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        什么叫内视啊?
※眼为神之窗,一般眼光外视种种事物。修炼时,收敛眼神,观看自身内部的景象,术语名之曰“内视”。是修炼内功功法必须做到的的事情。时间长了有了功夫就不用眼神内视,而只用元神视而观之,谓之真内视。内功修炼,本是无中生有,洗髓经中说过“一切唯心造”。 然而,在功法中有如此论说:“先在身内求,然后身外去”。这是什么意思呢?
内功法的修炼,先在身内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气化神就是内气在身内种种的运行法式。当内气具备一定能量时,就有出体的种种景象。这是就要顺势让内气出体,就是离开自己的身体在身体外的种种运行。这就是“炼神还虚”的一种功法修炼的内容之课题了。神气外出有阴神说,有阳神说,是功夫高低的分别。此时的“内视”,乃是“神观”之视了。
新学的高级炼功法仍然要闭目,及至修炼金丹的合成,明心见性后的飞天等。但是修炼内劲功夫,到熟练时就要睁开眼睛修炼了。
我现在修炼任何功法,都可以是睁开眼的。大都在自己写作或与人聊天、看电视的时候。只有睡觉是躺在床上才闭目练功。这可供你参考!

◎        在初学的时候, 第一此内视是不是应该一片漆黑, 然后用自己的意想才能看到东西? 还是应该第一此内视就看到东西?
※        内功修炼乃是无中生有的事情。老子曰:“知白守黑,乃天下式。”明白此意,是知善假借者也!没有“炼精化气”的起功法,哪有后面的种种内功景象之观注、运行呢?
  炼精化气,就是“心气沉丹田”的一瞬间的事情。凡是内气在身内外的种种运行方法,都是炼气化神的内容。所谓炼气化神的神,是指“一气灵明不昧,谓之神”的神而说的。
炼神还虚,是说:内气还虚空之体内;内气外发到体外太虚中运行;或肌肉若一的与太虚同体三种境界。

◎        请问马老师,您在“论站桩”中说到,形体与意念桩法需同练才是最佳,请问形意三体式是否属形体桩,能否与天一生水桩同时修炼。
※        三体式是一站式的名称,不但可以修炼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八字法、八线球、内气涨渺等等,无所不能,为什么形意门说:万法出于三体式,就是这个到理。因为三体式是拳术身法技击的架式。

◎内气的景象指什麽?是杂念吗?
※        内功景象的产生,是由于“内气”的存在。内气,又名真气、内劲、精神、道体、法身、真如等等,不枚盛举。
有的内功法的景象之产生,是由于练功者的模式方法固定要产生的,如:生水桩的水之升降景象的产生,心火桩的火的燃烧的景象。
有的内功景象的产生,是在模式法是在修炼模式功法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如:突然内景出现自身完整而又清晰的白骨骨架,乃是白骨功法;突然出现自身处在美丽绝伦的自然界的景象之中;或突然觉得自身在不断的膨大而顶天立地,又突然觉得身体在迅速缩小而小如芥菜籽大小,此乃“象天法地”的景象。等等••••••
模式公法的景象,乃是导引的结果;突然出现的景象,乃是功到自然成的景象,可以由突然出现转化到模式功法中去。这就是为什么有“诸法始于神人”的说法之根本原因。
所以说,没有气沉丹田的“炼精化气”的修炼,没有内气的集聚,就没有由内气所产生的内景象。
如果是头脑中的杂念的修炼,乃是得神经病的根源!故而内功修炼家不取之为法。

◎反观内视和平心静气后心中显现的自身的样子(如镜中身影)算不算内景?
“意行神止”的具体做法是什麽啊?
※算内景象!
意行神止,是内功修炼术语。内功修炼,又名“止观”,神观止内景象上为“神止”;内景象不断变化为“意行”,此乃修炼内功运用“神意”的不二法门。只有此法,脑中才不人为的活动而得到休息。

◎内景变化的意行是有意导引还是他自己会变?
※模式功法开始有意导引,正常运行就不需要导引,只需观注就是了。非模式功法的景象是自己出现的,随之观注其变化就是了。如果将此定为模式功法,开始时需要有意导引,正常运行时就不需要导引,只需观注就是了。

◎马老师,很多功法都加进很多意念,水、火、光等等,人为加意念的作用是什麽?只关注自然内景不好吗?
※不是意念,而是意念率领着内气运行,这就是“假借可修真”的精义。如你上楼办事,必须从楼梯而上,上到二楼办事与你上楼何关?如果不循楼梯而上,如何到二楼办事。上楼梯是假借,办事是真。这就是为什么内功修炼有“来者是真,过者便假”的说法,乃是让你求真!不要在假借上停留呀!不如此,如何能见本真呢?
开始就观景,你的景由何而生化出来的呢?所以先造化景,在神化无。如来佛说的:“见我者不是,不见我者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念,意在脾,念在心,内气才是本来。

◎不接假想可吗?只看内景。就如意守丹田,有些功要想象丹田有一团光、或一团气、或一朵莲花,但有的功就是意念默注丹田,不加入想象。还有反观内照自身各部位,直接就观了,也不须假想.马老师认为是必须假想,还是二者皆可?
※其实,你说的意守,就是一种假想。随景而观,并非假想,而是假借。如果内景不变化,谓之执拙。你看我的内功方法都是在不断变化内景象的,只观而不想。这就是内功修炼的“行非所行、住非所住”的行功秘诀。

◎是不是假借内景可以帮助初学者控制内气,不假借虽然也行但效率较低。像马老师或您徒弟这样修练有成的是不是就不需假借了?
※当清楚的认识到内劲,并能运用它的时候,就是真功夫,还有什么假借的问题?当然,这是大成神拳神明的艺境了。只要修炼内功心法,都是假借。歌诀中说得清楚“假借可修真”呀!
没有内气的运行景象,如何能修炼出内劲的“体、用”功夫来?
92_avatar_middle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0 天

30

主题

166

帖子

4821

积分

白银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21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8: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中生有”、“一切唯心造”、“假借”是否就是想象?或者说是“自我暗示”?
※“无中生有”、此“有”,乃是“道本虚无生一气”的“一气”,是“无中妙有”也,没有此物如何修炼?“一切唯心造”的“心”,乃是内功景象的产生,皆是“内气”所成之。内气功德圆满称之为“天心”。“假借”根本就不是想象!如假借“水、火”修炼的是“真气”的功夫!也不是“自我暗示”!而是“止观”,就是止在内气景象上观之。所以说:如法修炼便是,此乃“蒙以养正”之法式。就是在对内功法“蒙昧”的认识时期,就将内气功夫修炼出来了。
修炼内功不是大脑的聪明、及学问知识,而是自己如法修炼的体认、感悟,最后完全掌握它能为己用。

※心火功的火焰,就象木柴堆燃烧的火焰一样红、光、亮、热。从心火启动就一直如是。将两手间的红色气球,挤合时成为气柱,两手有顶撑之力的感觉;开拉时成无数极细微的丝线,两手有被牵拉不开的感觉。才是功夫正常的景象。

◎        现在还有一疑问,就是地二生火法的收功,只做丹田开合就可以了,不用浓缩气团球藏亮点么
※是的!按照心火功的收功方法,是擦掉手上的磁场效应的残余,免除静电压升高,带来的生活上的不方便。

◎有一细节问题恳请马老先生指点:双手挤合时的气柱,是横向放置于双掌且气柱两个顶端安放于两手掌心并有顶撑双手心之意,对不?还有,双手掌在眉心前、膻中前、小腹丹田前开合时,是两手心各有一条气柱么?
※气柱两头顶手心;两手共有一个气柱。内景象清晰为佳!炼后身体轻松为对!

◎意念太重一词很多人说过,但说的却不是一种情况。一种是说过于用意造成精神、肉体紧张,出现胀痛、憋闷等不适感。一种是完全忘却肉体,纯以意行。马老师说的哪种情况?
※你说的两种都不是,意领气行,气正常运行,意就不用了,就是神观了。神观亦是似有似无,用神用意都要轻灵,景象清晰才是功夫。

◎        运用假借是不是就可有效防止用意念时,头上身上出现胀、痛等情况?
※        假借水火的景象不断的变化着,乃用“意”的所在之处。头疼是用意过重或内观的神用的重了。内功的修炼,止观在神,水火景象的变化在意。能于此,谓之:行非所行,止非所止。就是正确地练功法式。

关于丹田功
※自己看自己的左下右上为顺,反之为逆。顺时针36,逆时针24,以合天地阴阳顺逆之数。修炼到有内气向会阴处下降,则意引领内气向尾闾、命门、夹脊、玉枕运行子午周天法。
但是,修炼丹田周天法时不能存有这种意念。所谓功到自然成也!
“将双手平举, 人形成十字装, 然后将左手放下,右手举起, 那么用左右手花的那个弧就是 顺了。”这个理解就是顺时针,反之为逆时针。任何姿势的修炼都以此为准。丹田周天是上下“立轮”法式,不是平轮法式。立轮是在丹田处,前后为轴。无关命门。
眼要闭死,不能用力

关于自身修炼
◎        马老师,你文中的一些顺之体的功法,是否另有详细的便于看书自习者按此练习的文章。另打展手练习是否需在练出内气以后学习,又我喜欢练形意拳,是否可按形意的劈拳鹰捉外功练习。
※可以,顺之体的修炼就是抻筋拔骨的系列方法,及个关节的灵活圆形转动。只要不用力,有半年的时间外形就非常柔和顺溜了。
打展手必须有内劲者方能修炼,从明劲法式开始一直打到化劲功夫止。
形意拳的三体式之鹰捉就是很好的功法。

◎        我想知道何时可按明劲法练习。
※        有了内气运行的感知,随时都可以修炼了。内气以丹田为中心的外发内收,就是阳发阴收;这要随攻防拳式的外发内收来完成。外形不用力,感觉内气在身内外发内收的线路清楚。就是劲道清楚。乃内气外形的顺从法式,就是明劲法式。
顺之体的修炼就是抻筋拔骨的系列方法,及个关节的灵活圆形转动。只要不用力,有半年的时间外形就非常柔和顺溜了。
打展手必须有内劲者方能修炼,从明劲法式开始一直打到化劲功夫止。
形意拳的三体式之鹰捉就是很好的功法。

1、调整身法规矩,此是自身攻防机体、攻防机制秩序的根本问题。
2、放弃打人的念头,产生你怎么也打不着我的闪化之念想,自然在修炼中“神回身中气自固”了,内气就得养了。
3、你的那种练法,属于自觉有力,而放在他人身上反觉得没有什么作用了,而又能很容易的被人利用,此那属于“资敌取辱”的外行的方法。
4、放在“把势”功夫上,就是“君子求助己”的圣人所传的妙法。
在我的论拳中,没有“发劲、发力”的说法。只有拳势的用法之论述。
拳诀云:“有力者无力,无力者纯刚。”就是自己觉得有力,而使力则作用不到对方身上,就显得没有力一样;自己觉得没有用力,内劲能够直入彼之骨里,则能刚发如摧枯拉朽一般将人放飞跌翻在地。诀云:“松的干净,发的干脆”就是指这种方法而说的。故而,打拳不用力,松静自然才是正确地修炼模式。
92_avatar_middle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0 天

30

主题

166

帖子

4821

积分

白银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21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8: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念内劲景象解
或问曰:答曰老师,很多功法都加进很多意念,水、火、光等等,人为加意念的作用是什麽?只关注自然内景不好吗?
答曰:不是意念,而是意念率领着内气运行,这就是“假借可修真”的精义。如你上楼办事,必须从楼梯而上,上到二楼办事与你上楼何关?如果不循楼梯而上,如何到二楼办事。上楼梯是假借,办事是真。这就是为什么内功修炼有“来者是真,过者便假”的说法,乃是让你求真!不要在假借上停留呀!不如此,如何能见本真呢?
开始就观景,你的景由何而生化出来的呢?所以先造化景,再神化无。如来佛说的:“见我者不是,不见我者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念,意在脾,念在心,内气才是本来。

或问曰:不借假想可以吗?只看内景。就如意守丹田,有些功要想象丹田有一团光、或一团气、或一朵莲花,但有的功就是意念默注丹田,不加入想象。还有反观内照自身各部位,直接就观了,也不须假想.答曰老师认为是必须假想,还是二者皆可?

答曰:其实,你说的意守,就是一种假想。随景而观,并非假想,而是假借。如果内景不变化,谓之执拙。你看我的内功方法都是在不断变化内景象的,只观而不想。这就是内功修炼的“行非所行、住非所住”的行功秘诀。

答曰:当清楚的认识到内劲,并能运用它的时候,就是真功夫,还有什么假借的问题?当然,这是大成神拳神明的艺境了。只要修炼内功心法,都是假借。歌诀中说得清楚“假借可修真”呀!
没有内气的运行产生的景象,如何能修炼出内劲的“体、用”功夫来?
或问曰:不好意思!我喜欢刨根问底,总想把问题弄得极清楚.主要也是看过很多气功书,很多功内功功法法(如一些少林气功)没有水火光的观想,只有意守和意念按某种路线走,所以总想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弄清楚.
答曰:法万千,道理本一。如果没有所意念的“物”就是空想,空想乃不是内功修炼的法式。自会落入顽空寂灭的死地境界。你说的意念循经脉走,是什么东西在走?
或问曰:答曰老师的意思我明白了,就是说意念即使不是水火光,他也是有一定形式的,就是像看镜子里的影子一样只是看,也是一种假借,否则就是什麽也没有了.
答曰:对了!!!
或问曰:老师,您能讲一下神、意、气的关系吗?
答曰:气,古人叫炁,我称其为“物”,就是你的感觉到的东西;意,能使其动,意念“一切唯心造”;神,关照全部的叫神。我给你讲的 “水”,要似有似无,说水比水薄,说气比气厚,揉成亮点,要归藏。切记。

或问曰:心中难静,平时心中杂事太多,我虽不是把练功当作是累赘,但确实有强迫自己坚持之意。老师赐教?

答曰:平时心中想的问题太多也不好!要做到心中不搁事,事上不搁心,随遇而安,清静无为。自然轻轻静静,空空松松而精神充沛。

问:无中生有”、“一切唯心造”、“假借”是否就是想象?或者说是“自我暗示?

答曰:“无中生有”、此“有”,乃是“道本虚无生一气”的“一气”,是“无中妙有”也,没有此物如何修炼?
“一切唯心造”的“心”,乃是内功景象的产生,皆是“内气”所成之。内气功德圆满称之为“天心”。
“假借”根本就不是想象!如假借“水、火”修炼的是“真气”的功夫!
也不是“自我暗示”!而是“止观”,就是止在内气景象上观之。
所以说:如法修炼便是,此乃“蒙以养正”之法式。就是在对内功法“蒙昧”的认识时期,就将内气功夫修炼出来了。
修炼内功不是大脑的聪明、及学问知识,而是自己如法修炼的体认、感悟,最后完全掌握它能为己用。

或问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意思是什么?亟盼!指点。
答曰: 初于闻中:初闻内功修炼的中和之道。
   入流亡所:返观内视,一气流行;外形安静虚空,等同于亡所。意即“死而不亡者寿”也之境。
所入既寂:进入内功景象之境地,自然寂莫寥廓。
动静二相:一气伸者为动、归者为静,两种景象截然而生。谓之阴阳迭神其用。
   了然不生:识神欲念灰灭不起。
如是渐增:如是内功景象渐渐清晰,能量渐渐增强。就是质而弥光的意思。
上述六句话全是论述内功修炼之内容的。
92_avatar_middle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0 天

30

主题

166

帖子

4821

积分

白银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21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8: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曰:1、什么是中气?如何而修炼之?
2、什么是传统拳术中的“二一一二”论?“二一一二”论的内容有什么价值?
3、什么是修炼中的“金刚不坏之身”?这个说法有什么实际意义?
答:
1.不管是静炼法、动练法,只要是“气沉丹田,神息丹田。”即心神入丹田,名为“凝神入气穴”,还是“凝神照气穴”之伏炼法,前者为“武火”,后者为“文火”,文武火温养合法,以丹田内结胎,才得真气还原之妙。丹田内之真气生,即名为“中气”,此气至中至正至大至和,不偏不倚,后人之以“内劲”名之,称之为拳之中枢、拳之道也。其具有“神以知来,智以藏往”的功能。
2.一气而生成形骸、功能;形骸、功能复能生化一气。所以“一二二一”的道理是在自身生化机制中不可须臾离开的自然法则,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必先练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者之辅,亦是“一而二、二而一”者的道理。
3.金刚乃舶来语,根据《金刚经》之旨意,乃无形无象无质之有的法身道体之存在,其是永不能毁坏的,绝不能理解成钢铁之“钢”。如果说不坏金刚,按传统文化说,即无形无象的“无极”道体便是。
知到这些,意义就在:可以使人不被视听触所拘,进而破除我执。

答曰:理解是对的,修炼可以不迷失方向了!由此便可以进门了。亦不会出现人云亦云而迷惑不解的现象了。

或问曰:请问老师:虚心以养气,形虚气实,以气运身,四肢百骸都到,可略加注意上下、内外。大体是这样吗?

答曰: 对的!心逐气穿,气随心到,心能普照,气自周全。
或问曰:感谢老师! 《道德经》通读了一遍。您讲的“劲形反蓄”,“阴阳逆从”,“六面一体”,使我有所开窍,以劈拳为例:左脚落步为实,左手上钻为虚,右手靠腹为实,右脚跟近为虚。走起来非常顺遂,上虚下实明显。形体和畅,内中觉实。自您家回来后,未与人动过手,去掉妄心,养正养中和气。正在精读《古拳论阐释》。每天练习功课。

答曰:躬身自厚,无争斗之心,则心静自安矣!这就知道我的弟子为什么不上网论谈的原因了吧!
答曰:古人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老子说:“美言可以示尊!”
这些都说明一个人要有礼节的修养。因为,尊重他人,可以获得他人而能对你的尊重!一个不知自爱的人,就不知道爱护和尊重他人。这种人的人事关系不会良好,没有良好的人事关系,他的才能只能发挥出来两成而已!所以,一个修炼得道的人,首要的是爱护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然后再说其它。。。

答曰:            诗一首
海边观潮涌,山中自修行。
风来心寂静,雨过天日晴。
92_avatar_middle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0 天

30

主题

166

帖子

4821

积分

白银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21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8: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法无定法解
或问曰:请问“法无定法” 的意思?
答曰:炼有定法,用无定法;法中有定,全凭自用。这才是“法无定法”的本义解释。
古有:“筑法始于神人,传授依乎仙术”的说法。解之如下:
神人者,达到神明艺境的人;仙术者,内功修炼方法也。
由此可知,真传者,功法也。拳术谚语云:“拜师三年,得法三年。”
又:“性天法海”说。
性天本一。知道性天的方法,如海水之滴,多的数不清的意思。
然而,是法平等。这才是对“法”的认识。
故有:“道不可见,而以法现”的说法。故而,修炼者重在得法修炼以体认。

或问曰:  陈式的金刚捣碓最后一个姿势:左脚单立,右膝上提,右拳上冲也是病式?
答曰:  对的!
这可以与《纪校新书》中的金鸡独立式对照,自然就知道了。上下相随的法则,是太极拳门的说法;形意拳门的“打人如走步”的说法就是;心意拳诀中说:手起足要落,手落足要起。此乃虚实相匹配的“半轻半沉”的功夫,就是中正安舒立如平准的“以定用手”的身法功夫;还有正确地双手上举的“双轻”功夫和双手下落的“双沉”功夫,此为三功,其余的则为九病。可以看《清代•杨氏传钞老谱•太极轻重浮沉解》一文的论述,自然就明白了。
这就是我的观点:“唯道是从”。
92_avatar_middle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0 天

30

主题

166

帖子

4821

积分

白银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21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8: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拳术中“经络”所处位置辨
或问曰: 能讲一下经络的说法吗?
答曰: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科学学问,谁说传统的修炼方法不科学。但是,现在有谁在正确地对待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理、法、术、功、形、意、体、用,闪展、腾挪,拿、打、踢、摔的系列方法,系统工程的内容,而纳入现代“科学”的研究项目了,其科学试验数据、论文又在哪里?
实际上,经络在人体中是维持生命的机制。我们修炼内功是法身界的事情,与经络没有直接关系。经络歌诀背地滚瓜烂熟与传统拳术攻防功夫没有什么关系!这乃是修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基本常识了!这一观点,我在《古拳论阐释》一书中早就论述清楚明白了!不妨寻一本看一看,就知道了!
我曾经说过: “知者不言题外话,言者不知其内情。”横披:“真假立辩。
真人不露相精义解
或问曰:  真人不露相呢?
答曰:  动手较技的“真人不露象”,是说“内动不令人知”的内劲功夫的。正如王芗斋所说:“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不是不动,如如之动,方是真动。”这段论述就是动手较技的“真人不露象”的无形之“真元之气”的功夫
或问曰:  关于“道”能简单讲一下吗?
答曰:  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说法。
老子有:“道可道,非常道”的说法,而这个说法的核心意思是:道啊道!永恒的道!这就说明一切有形质的物质都在不断的变化着,而无形的道却是永恒不变的。
92_avatar_middle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0 天

30

主题

166

帖子

4821

积分

白银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21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8: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拳拳服膺解
或问曰:讲一下“拳拳服膺”吧?
答曰:膺者,心也。此语出自“中庸”孔子说颜回。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或问曰: “一志凝神”呢?专一不二?
答曰:  一志者,内气也;凝神者,专一不二也。就是我所说的每个内功修炼方法的全过程。专者,健之体的功能也。心者,识神也。识神专注在内气的运行过程之景象,就是专心致志。
或问曰:  站桩中不舒服?呼吸问题前人论述太多不知怎样实施?
答曰:“ 知者不言题外话、言者不知题内情”。不管是什么桩法,都不要运用“口鼻呼吸”的方法;而是运用“真气呼吸”的方法,一切不良反映都会应运消失了,就剩下甜蜜蜜的享受了。况且,意念桩法任何姿势都可以修炼。只要外形松静自然就是正确的。
告诉你,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内气、外形的基本功能乃是外形空松宁静,内气健运不息。前贤为了处理内气、外形的这层功能关系,遵从老子所说的:“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死而不亡者寿”的内功静炼法来达到预期的目的。正如《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一文中所说:“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这一论述就清楚的说明了:“呼吸精气”,是指真气运行来说的。并非口鼻呼吸也。
站桩法如此修炼,即修炼了内气健运不息的功能,同时又修炼了外形的松空宁静不妄动的功能了。这就是站桩功法的功能作用。
修炼时,意念专注于内气的运行,则外形不练已经自练了,这是桩功法建体筑基之真传秘诀的精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