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光之功,全用逆法。
——前文发明宗旨,此后文与十二篇皆为细为开说。
本篇这部分文字是修持原则。
回者,双口吕也。
回光,吕师所授之秘法。
回者,逆而归道也。
回光,双目、天光、一性、道,逆反之法。
故曰:“回光之功,全用逆法”。
注想天心。
——“一光”为理法,为体用。
道是“一”,法是“光”,术即是此句。
教外别传之法,回光逆返而修。
下手之术,注想天心。
注者,双目之注。
想者,心之系念。
天心者,大秘密也。
一切内丹法门,无论有为无为,皆不直言此处。
一切有为无为丹法,皆不离于此。
天心居日月中。
——天心,目注心想之处。
日月,阴阳也,性命也。
中,一也,二而返一。
天心应于一。
日月,心肾也。
中,心下肾上也。
天心居于此。
心下肾上,其中一窍,至真至妙。
本本丹经皆秘而不宣。此处即是【太乙金华】法下手之天心。
“《元神识神第二》:神火即光也,意土即中宫天心也。”
——《太乙金华宗旨》第二篇中叙述分明,岂可视而不见。
世传多错解日月,以左右双目为日月,双目之中为天心。大谬也!
既然明言,天心即是中宫。
为何妄改圣意,扯到上黄庭泥丸宫印堂眉间位置。
为何以“先性后命”之有为法,混解教外别传【太乙金华】之秘。
下手以双目注于眉间,只是先聚神光。
再次,住神而返虚见性、凝神而行气生精。此为次第法,并非“一超直入”。
内丹有派别,中宫说亦有二:
一说中宫即下黄庭。
一说中宫即中田。天心即此。(1)
——————————————————————————————
《黄庭经》云“寸田尺宅可治生”。尺宅面也,面上、寸田,非天心而何。
——黄庭经说,面上对寸田可以益生。这说的若不是天心、又会是什么。
可惜世传谬也。居然以为天心在双目之间。
梁丘子注:“谓三丹田之宅各方一寸,故曰寸田。”
“经云‘寸田尺宅’,彼尺宅谓面也。”
尺宅所言面上,双目所在。
存田所言丹田,天心所在。
岂可将双目并天心混为一语。
黄庭经之中,有三田、三黄庭。
岂可无视下文即后篇,草率认做上田上黄庭。
“意土即中宫天心”。
中宫日月间、意土应脾坤,怎会跑到面上去。
方寸中具有郁罗萧台之胜,玉京丹阙之奇,乃至虚至灵之神所住。
——天心此寸田,有胜境,有奇景。
至虚至灵之神,即是元神。
此寸田乃元神所居。
眉间存念,久之可见幻景变化,然“幻”“变”岂同于“胜”“奇”。
以三田应精气神,上田虽是神区,此“三才”岂同于“一元”。
见性、见元神,尚不可轻认。性命、元神元炁犹是二。
见性一、见元神一,必能见其所住。此即天心位置。(2)
儒曰虚中。释曰灵台。道曰祖土,曰黄庭,曰玄关,曰先天窍。
——道释儒对此处之异名。
虚中,言合道之真性。
灵台,言清净之本觉。
祖土,祖窍真土。
祖即生身,土即中宫。
黄庭,虽有此名,勿将三黄庭错认。
若以黄庭经而论,昆仑是也。(3)
玄关,性见道合,必知也。
先天窍,炁化先后天分明,必知也。
“先天太乙之真炁”“水乡铅只一味”“不落第二法门”
——此是从“神炁”“性命”而言“光”。
回光注想天心,天心岂可离光。所用一也。
天心与光,无有分离、无有次第。
天心即光,注想天心即是回光,此即“不落第二法门”。
故知“天心”与“光”密不可分。
天心所在,必不离于“先天真炁”“水乡铅”。(4)
——————————————————————————————
盖天心犹宅舍一般,光乃主人翁也。
——天心,即玄关,即先天窍。
此关窍犹如宅舍,类比身为宅舍。
天心,“至虚至灵之神所住”。
光,“先天太乙真炁”、“水乡铅只一味”。
天心为位置,而光在其中。
“天心”为元神一之所住。主宅舍也。
“光”为元神一之所亲。主人翁也。
主人翁,主家亲好之人,非是主公。
“主人翁”一语,见于《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故一回光,则周身之炁皆上朝。
——“一”“回光”,“主”在“天心”中而用“光”。
“主”即“一”,以“元神”“性”合一。
在此回光中,显元神(性)合一合道。
元神(性)即一、一即道。此即不二法门密旨。
回光逆用,则以双目返天光返元神一。
回光,则以“元神一”为体。
“元神一”,神炁成一,何来分离。
“一”来回光,自然“元炁”合入而不离于“元神”。
如圣王定都立极,执玉帛主万国。
又如主人精明,奴婢自然奉命,各司其事。
——主当家而用,犹如圣王定都立国。
又如主人清明而使唤奴婢。
主若不在,即昏沉妄乱。
“一回光”,即是主在而精明。
古书言“以心使炁”“身中万神共朝帝君”,即此理也。
“必于人伦日用间,立定脚跟,方可修真悟性”
——丹经皆有一处秘窍,隐隐提及、秘而不宣。
内丹一切有为法、无为法,皆不离此秘窍。
此秘窍虽名目甚多,然皆必得“明师点窍”,方可为用。
帝君为度师,唯传此典籍,故【太乙金华】法纯为上根所用。
若期真仙或明师亲授点窍,以其广大智慧,必能对根应机,何拘法门。
只是读解注文,不敢逾越妄言。
于原文外稍做提示(1)(2)(3)(4),终不敢轻论。
论之无用,必待亲见方明。如何能见?
“人伦日用”、“立定脚跟”、“修真悟性”,此是渐法。
由此渐行而开悟见性。
性元神合一合道,始可下手行持。
见天光明相、见性元神、知真一。此时必见“天心”。
方可行“无为”“一超直入”的【太乙金华】法。
此“教外别传”纯为“接引上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