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非常好。网上有竖排本pdf,我做成exe格式,方便阅读。节选如下
第一节 功法要诀
一、伸
每势练习时要极力伸展,不要紧张。《论语:述而》载:子之宴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道藏》中《修真十书·卫生歌》云:卧不厌蹴觉贵舒。俗谓:睡不厌屈,觉不厌伸。这说明,在清醒状态身心舒展是古人养生的妙法。
二、缓
动作要缓慢,这是伸展和消除紧张的关键。如医生检查膝腱反射时,用小橡皮锤快速叩击,则形成紧张反射,肌肉收缩,小腿不自觉地快速弹起;如果缓缓按于肌腱处,则形成反紧张反射,小腿不会弹起。因此,缓是肌肉伸展和放松的重要因素。
三、柔
《内经·生气通天论》载:柔则养筋,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灵怄·官能篇》又强调: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心平气和,肌肉松柔,则肌肉中的微循环流动情况提高十六倍。血为气母,气为血归。因之,柔是使经络通顺,气血畅达的要决。
四、止
在伸展或拧转至极处时,需要停止数秒钟,才能保证充分伸展和放松,且可逐渐增强肌肉的弹性。所谓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五、安
指练功时神态安静和安祥。静止时固然安静,但涵有无限生机,使气血更好地动。动时要神态安祥,意静心清,方不失洗髓宗旨。
六、洗
整套练习贯穿了浃骨洗髓。《洗髓经》反复强调,息心并涤虑,浃骨更洽髓,此为升其清气,降其浊气,洗心涤虑的极妙方法。浊气可看成紧张、焦躁、病邪之气、情欲杂念等皆可。根据练功者的需要,可以自行掌握。如初练功时过于紧张者,可以想象天降细雨或头顶上有个温水喷头,将全身内外紧张的气氛从头到脚洗涤尽净。通过脚底涌泉穴全部排出体外。
七、息
呼吸之法。初练功阶段缓缓自然呼吸,与动作配合深呼吸也不能违反自然。有一定功夫后,逐渐进入吐惟细细,纳惟绵绵的绵绵呼吸。功夫至上乘,动极静极,动静互根,不觉呼吸而忘呼吸,这就是息。
八、照
照,也称观或视。留意体内某处时,也称内视,返视或返照。以照字最贴切、最自然。就象灯光照物—样,在行气或浃骨洗髓时,内照要两眼相送(照),须问静中行,莫问忙中送。
九、圆
经过长期易筋洗髓经的练习,可以很自然地恢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发挥其内在潜能及智慧,增进生活中的每—个方面的成就。随着练功境界的升高,生命智慧的光辉时刻照罐着自己。精神得到彻底解放,自由自在,欢乐无量。圆融无碍。不仅练功中如此,生活各处皆感大圆满。
易筋经(周稔丰).part1.rar
(1.86 M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