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长期免费赠送大字拼音简体配图帛书《老子德道经》诵读本的通告
前言
当前,推广经典诵读,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和煦春风,正吹拂着中华大地和东南亚各国,同时也在整个西方世界悄然兴起。经典诵读培养人才的科学性和难以估量的人文功用,正在被广大民众所认知和接受。各类传统经典读物纷纷面世,各种诵读方法也大量涌现,使人目不暇接,难以取舍。
享誉中外的当代国学名家熊春锦先生,医学底蕴深厚,从事国学研究和教学数十年。他运用一元四素(德一道元,象、数、理、气四素)解析法,对东西方科技文化各个时期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了诞生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方法和基础教育的科学性,也客观地分析了近代西方科技水平反超中国这一历史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失误和不足,提出了与中华传统教育模式一脉相承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由于其理念提纲挈领、系统全面,其方法紧密结合人体生理、心理特点,在数年的推广实践中取得了卓著的效果,日益成为海内外学生、家长、学校首选方法。
熊春锦先生认为:人类后天的智识和先天的慧性,是一个既相互制约又协调统一的大系统。“智”为后天每日所知,是后天学习知识的积累,储存在大脑皮层; “慧”为先天藏识,是本性的流露,储存于大脑的中间质层和核心层,而这一部分占据了大脑的主要空间,是需要开发的重点区域。慧识与智识的同步开发启迪才是造就大智慧人才的根本途径。大脑慧识的启迪,仰赖于道德心灵能量的支撑,慧心开而大慧生,慧心供应能量,而大脑调集使用,只有慧心德能的上达,才能最大效果地在大脑中产生开慧益智的功效。 “心为神臓,脑为神腑。” (黄帝内经》)。
西方是靠直觉和灵感产生科学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并不稳定,正如发明家爱迪生所言:“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 %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中国古代是靠慧识产生科学创造力的,慧智同步开发,慧智双运,这种创造力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这也是中华民族十六世纪以前科技文化水平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民族的根本原因!
五德能量的培补完善和提升,慧识的开发启迪和培养,就蕴藏在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中。中华古代祖先们设计的中国语言和文字,是符合人体生理学和大脑结构特点的慧智双运的能量载体,我们在听诵和诵读富含圣人智慧和道德能量的经典篇章的过程中,就能够全息性地,获得道德能量的培补与智慧的开发和启迪。从而实现“开启慧智头脑,培育圣贤心灵”的作用。
由于每个人出生的时空点不同,加之遗传信息的影响,也就凸显出每个人先天五行五德能量的不均衡,表现在外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德参差不齐,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能够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人生;表现在内就是五脏生理功能的失调,能够直接影响到后天的体质和健康。人的这些五德能量的不同,共同构成生命的本因和内因,如果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力,也就共同构成人生际遇的不同。
人的一生中,最佳的五德能量培补提升期,是男性十六岁以前和女性十四岁以前。由于智识储存于大脑的皮层,对大脑中间质层、核心层的慧性具有屏蔽性,而这一人生阶段其屏蔽性较弱,所以这一阶段也就成了启迪大脑慧性生理功能的最佳时期。中华德慧智教育紧密围绕这一人生最佳的可塑期(胎婴养虚、幼儿养性、少年养正三个阶段,各有侧重地展开。通过听诵和诵读等方式,借助声波、语言、文字的全息性传导,将祖先的道德能量和智慧信息全息性地镶嵌在胎婴、幼儿和少年的心灵和大脑之中。
聆听经典诵读,是一种被动型教育和调整的方法,既适用于各个不同人生阶段,又特别适用于胎婴养虚阶段的孩子们。准妈妈的亲自、准爸爸的亲自诵读,以及聆听具有强能量的带诵光盘,都是通过声波的传导,使子宫羊水和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震荡产生功用,这些特定的声和音同时含有电波、磁波、光波、声波等,能够使腹中的胎儿得到一种最高级的胎教。承传数千年的大智慧者的著作,携带着他们大量慧性认知和道德能量的经典,就会通过音、声传导,将慧性的种子全息性地镶嵌在您的宝宝的心中和大脑内,种下一颗大智大慧的种子。
“德”、“慧”、“智”三个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以“德”为统帅、为根本,来带动“慧”与“智”的和谐开发启动,达到培贤育圣的教育目的。
德:是指道德品格性与道德能量性,是超越宗教观念的全民道德信仰和道德信念。
“德”既具有品格性,同时具有能量性,是营养思维、心理等精神系统的重要物质,是慧识和智识同步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最佳营养,是大慧和上智的能量源泉,是仁慈大爱的乳汁。
德性能量的自然获得,取决于五种德性品格的修持状态,取决于仁德阳木、义德阳金、礼德阳火、智德阳水、信德阳土五种德性能量成份是否充盈淳厚。只有将这五种德性的品格和能量同时培补淳厚,才能获得真正上善的德一能量物质,善、正、真地修身,从而在精中修复心身,“明明德”而在气中更好地净化与治理我们的生命之水,在音中提升气的品质,从而在光中激发我们的慧识,达到慧智双运,同时健康心身。
对德性能量的培补修持,上善经典的专业性诵读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这也是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关键所在、特色所在。
慧:是指以道德心灵为体,右脑慧识为用,从而产生的思识,也称之为“慧识”。它包含着灵感思维、潜在意识和直觉的透发。
人类的知识大部分,都是储存在大脑皮层。如果没有德性能量的激发启动,没有慧性的培养,没有道德心灵的主动校正生成,那么我们一生这个大脑质层的功能都难以调动,难以具备这个深层次的智慧——大智慧。即使穷其一生用99%的汗水艰苦努力,倘若不把大脑质层的功能调动起来,左脑的那个智识不能提升,右脑的灵慧不能开启,那么很可能就是碌碌无为的一生。而只会停留在庶人的精神层面,或最多达到贤人的层次,而无法达到圣人、至人、真人的境界。
智:是指左脑智识对皮层意识的直接应用,其中含有禀性意识、习性意识,以及通过善、正、真的教育而获得的正觉与正念。
上善五德能量,是智识的最佳营养;五谷之气,亦可以养智。
“智”,是日日新知的累积,主要储存于大脑皮层,但是智彰慧隐,唯智则愚。抛弃了德性修持与慧性开发的唯智教育,必将造成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而阻碍大脑质层功能的透发和调动的使用,灵感和创造力就难以生发、激活和保持。只有在德育与慧育的基础上,再来展开善、正、真的智育,使其合德,才是最正确的“上善治水”的民族教育之道。
德慧智的教育理念:
运用“万经之王”的《德道经》,培养道德品格与心灵,开发慧智双运型头脑;
运用“五经之首”的《周易》,培养天人合一思维观,启迪符合自然规律的聪明才智;
运用“修齐治平”的《大学》、《中庸》、《论语》、《七小经合璧》精髓,塑造懦者风范,培养爱国爱民的贤才;
运用“医典之祖”的《黄帝内经》,继承发扬传统医学,确立正确的生命观,造就生命科学人才。
德慧智经典诵读基本要求:
(一)听诵、跟诵到背诵:
德慧智经典诵读,首先要抓住双一章(道篇第一章和德篇第一章)进行诵读,这是个根本。诵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听诵、跟诵再过度到背诵。就是说先要听诵熊春锦老师的录音,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我们的孩子、学生开始诵读时,能量都是很弱的,所以开始时必须要用熊春锦先生或者小丫的声音光盘,也就是说通过听诵、跟诵,用熊先生或者小丫的声音的这种声场将心灵中的这种场要启动起来,普通人的诵读的声音没有穿透力,达不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必须要听诵,听熊先生或小丫的诵读录音。
第二步是跟诵,为什么要跟诵呢?跟诵的过程是先使自己的声和录音的声的频率要合起来,然后使自己的音与录音的音的频率相合起来,进而过度到使自己的心音与录音的心音相合起来,也就是说跟诵的过程,就是要使自己声音的频率、心音的频率与录音的频率合拍,与录音的这种场的频率合拍,所以必须要跟诵一个阶段,不要贪多,抓住双一章。
最后逐渐过度到背诵、默诵、心诵这个过程,当然这个过程只有你背得相当熟了,才能达到默诵、心诵和背诵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五字诀当中的这个“恭”起着根本性的、关键性的作用。实质上,前面的两个阶段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恭”,而这个恭你开始让孩子或者别人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你还不能把这个恭挂在嘴上,还不能时时刻刻让人家还没有诵读,就要求人家先怎么去恭,这点开始进行时特别重要。
而是要在选择听诵的这个录音的声源上,就慢慢引导这个恭,因为不是谁的声音都可以去听诵的,就是说你听诵的这个声源必须要具备能打开你的声场、启动你的心场的这种功能。同样地在跟诵阶段也是一样的,这种引导是很微妙的,是在于指导老师、引导者的那份认真、那份以身作则的心灵的认同,来引导诵读者的心达到“恭”的要求,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
德慧智经典诵读胎教方法:
(1) 德慧智胎教理念——“上善治水”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胎儿在母体中4-5个月后逐渐成形,大脑迅速发育,并且有了听觉、触觉、味觉、运动觉等感知能力,可以感受和接收外环境中的信息,这为胎教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人之初,性本善。”胎儿的德性是最淳真的,但也是比较柔弱的,其后天的智性还基本处于未开的睡眠状态,但是先天的慧性却处于一种未被后天智识屏蔽的状态。我们都知道,胎儿时期,完全浸泡在水(羊水)之中,体内分布着95%以上的水,那么我们在德慧智经典诵读之中,运用经典所蕴藏的五德能量,作为精神的食粮,注入胎儿的羊水和体液之中,注入孕期妈妈的体液之内,这就是最佳的上善治水而养神,从而使胎儿在意识系统萌生发芽之时就及时地获得最佳的、最全面的丰富的精神营养,为孩子高标准的综合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出既具有道德心灵,又具有丰富科学创造力的新世纪栋梁之才。
在具体诵读实践中,准妈妈、准爸爸的德慧智经典诵读对胎儿的身心发育起着关键的作用。要想正其本,首先得正孕妇之心、准爸爸之心。因为父母给胎婴诵读经典是极为亲和的上善治水过程,这种亲和性因为有血缘上的全息关系,虽然父母的诵读能量可能不及于我们带诵光盘能量的渗透性;但是由于具有血缘上的自然亲和力,也就是胎婴养虚阶段中经典诵读必不可少的过程。父母给胎婴诵读经典,要严格按照“恭熟忘合灵”五字诀进行。特别是“恭”和“熟”两个字,正心诚意、认真恭敬地诵念,只有这样才能比较理想地启动经典中内涵的能量。在夫妇心灵和谐的氛围之中,对胎儿的上善治水作用既全面又深刻,作用力也最大。
或孕妇亲自诵读,或丈夫诵读,或夫妻同诵,基本的诵读方法都要按照前面的诵读要求进行,不论是在休息或者做事时,都可以将诵读录音作为一种背景音乐来听。最佳的聆听方式,是孕妇静下心来,通过静坐或静卧的方式,调整心态、全身放松、心中主动与胎儿交流,在此基础上与胎儿共同一起同步聆听并且跟诵。这样母子双静,不存在孕妇后天意识的屏障力量,经典的能量就能更加畅通地进入胎儿体内,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水善利万物而有静”的功效。同时,孕妇本身也能够接收这种能量,使自己的体液发生善性的变化,从而给胎儿提供更高教能和营养的胎盘和血液。
(2)德慧智胎教方法
A、孕妇或丈夫可以每日三次定时诵读经典给腹中的胎儿聆听,每次15分钟至45分钟,时间不可过短也不宜过长。可以反复诵读双一章15分钟至30分钟;也可以按照《德道经》的章序,通篇诵读,也可以将两种方法交替进行。诵读其它经典如《周易》,也是同样的原理。
B、当胎儿第七个月下旬时,应当不失时机地加入《周易》的诵读,将《周易》内蕴藏的自然法则、自然规律等等需要先天和后天高度和谐统一才能解读和运用的真理,及时地植入胎儿意识萌芽的过程之中。孕期进入第8个月直至生产前,是施行经典诵读的重点强化期。医学研究发现,胎儿的意识萌芽发育大约发生在怀孕第7~8个月的时候。此时,胎儿的脑神经已经发育到几乎与新生儿相当的水平。一旦捕捉到外界的讯息,就会通过神经管将它传达到胎儿身体的各个部位。
C、每天其它时间,可以随时聆听《德道经》整篇的诵读录音,以及经典音乐。另外,为了强化诵读效应,可在每餐前都要做“五德能量餐饮”或制作能量水饮用。(方法同上)
德慧智经典诵读婴教方法
我国古代传统教育方法是“先识字,后艺文”。所以,早期及时地教育婴儿认识汉字,是德慧智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识字,是智识与慧识接轨、同步的基础,是学习和掌握任何学科知识的前提与基础。德慧智教育的汉字识字教育,依据生理学而定位在孩子视觉稳定后,大约是7-8个月这一时间段,把握7个月时较为理想。这个时期的孩子对汉字的记忆极佳,虽然孩子还不会用语言表达文字,但是对文字的辨识能力极强,记忆深刻,能够完全将文字信息存入大脑意识系统中。特别是汉字的这种作用更远胜于拼音文字,在反复聆听、诵读与家长具体指导、观看的过程中,这种记忆文字的能力,超过其它年龄期数倍之多。为他们以后的听力、说话、阅读、朗读、写作等能力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开始向婴儿教育认识汉字或符号时,应当注意把握重复练习这个诀窍。早期绝不要贪多求快,对每个汉字的记忆一般都应该复习21次以上。要灵活掌握“7”这个先天数对大脑的作用性,才能使文字信息深植在婴幼儿的大脑皮层中成为记忆,才能成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的有效基础。识汉字教育的作用极为广泛和作用长久,但是早期刚开始时需要极大的恒心与耐力,因此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不要浅尝辄止,不必贪求于很快看到奇迹和成果。中国汉字不仅具有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全息信息与能量,而且还具有同步开慧益智的神奇功能,这些都优胜于拼音文字的英语。我们的为人父母者都应当建立坚定的信念,建立对子女的科学之爱,从婴儿开始尽早用汉字培养自己的子女,开慧智益,慧智双运,培育中华民族新世纪的杰出人才。
《周易》 超长版CD 童音小丫朗诵
《德道经》 双CD 熊春锦朗诵 小丫朗诵
洛书开慧识字系统
既可做为幼儿识字之用
亦可作为成人抄经临摹之用
《德道经》内容简介:
问世两千五百多年的《德道经》,被后世尊为“天书”、“哲学诗”、“万经之王”。在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无不闪耀着她的光辉,到处都留下了她不朽的足迹。《德道经》饱含着无比宏大的宇宙真理,涉及到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等广大领域,更蕴含着超越生命的修养至理,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而深远的智慧,是一部地道的“百科全书”。
作者老子,春秋楚国人,姓李名耳。他是公认的“百家之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被誉为东方巨人、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人。
熊春锦先生,当代享誉中外的国学名家,国学底蕴深厚。他以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为底本,以帛书乙本和郭店楚简出土的竹简本为校本。广泛考证石刻本、河上公本、龙兴碑本、王弼本等之优劣,以大系统论为指导,以科学的考究态度和严谨的考证依据,查证原貌,澄滴流弊,恢复了《德经》为上《道经》为下名为《德道经(注音版)》的原旨,还老子“淳德归道”之本意。
《德道经》诵读录音CD和配套《德道经》大字拼音诵读本配套发行,特别适用子“胎婴虚养”、“幼儿养性”和“少年养正”阶段的慧智性教育,培补五德,使五德充盈而复归于德“一”的状态,从根本上使心脑相通,从而启迪先天的慧性,是培养道德心灵和慧智头脑的核心经典读物。
为使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能够读到这部最接近老子圣人本意的上善经典,故仁爱愿以自身绵薄之力免费赠送《老子德道经》的大字简体拼音双色配图诵读本。只要个人或是家庭对道德根文化感兴趣,并愿意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验证圣人之治方法的真实不虚。那么就都可以申请,数量请以5本以下为佳。(团体申请另算)请留言至QQ190246566,或邮箱ismypleasure@163.com 告之地址,姓名,邮编以及联系方式(四者缺一不可),仁爱做好统计后,每月集中赠书一次。
愿智慧的雨露能够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田,
愿祥和的云彩能够笼罩每一个人的家庭,
愿道德的光芒能够照耀世界每一个角落!
附:几个诵读的案例:
案例一:(选自道德知音网站)诵读家庭。孩子2岁,自然地跟大人一起诵读《德道经》双一章。另外一个不到1岁,哭闹时只要听大人诵读,就会停止哭闹。
还有一个3岁,诵读家庭。边玩边听,大人忘记了,她会提醒,“卡在哪里我知道,耳朵听着呢。”
总结:在0-3岁,通过听,自然达到记忆,不用专门去学。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接受到经典的滋养。0-3岁是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黄金期。
案例二:(选自熊春锦先生著《国学道德经典导读》2006年8月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一个小女孩叫胡某某,今年3岁左右,诵读经典后非常喜好读书,自己想读书、爱读书,而且背书的进度、速度,非常快。她回到家里也能自觉地捧着书本读,用不着大人督促;遇到生字时,也能很快认识记住。据家长介绍说,这孩子去年还不是这样,今年和去年相比大不一样。谈起自己孩子那么爱读书时,这位家长直乐得合不拢嘴。
案例三:(选自熊春锦先生著《国学道德经典导读》2006年8月 中央编译出版社)
最小的一个孩子2岁半,叫任某某。这个小女孩是孩子们中最乖的一个。第一次背《德道经》,我让她闭着眼睛跟着学。以后每次诵读时,她都是自觉地闭着眼睛诵读,是最听话的孩子。因为她最小,对她的背诵要求不高,但她自己却能很自觉地记住很多经句内容,同时也认识了很多字。
昨天是老子圣诞,我领着孩子们诵读《德道经》双一章。开始,是我带着背诵,并打开《德道经》书本中的老子像,让孩子们恭祝老爷爷生日快乐。王某某看老子像时对我说:“老爷爷怎么对我们笑呀?”我对她说:“老爷爷很喜欢我们,希望我们学好《德道经》,长大了成为道德之子,成为国家的道德栋梁之才,希望你们好好努力。我们一起来感谢老爷爷好吗?”我带领孩子们一起祝福:“感谢老爷爷,我们非常爱老爷爷,祝老爷爷生日快乐!”
点评:童无戏言,孩子们的真切感受和观察,所显示的是我们诵经的特色。这一特色只有保持住,并且发扬。智与慧同步提升下一代,才是通向“明明德”的必由之路。这一现象也说明,儿童在用他们未泯的慧性,教育着我们如何把握正确的德道教育方法。同时,我们对打开慧性的儿童,要注意保护和培养,要与家长紧密配合,阐明理论,慧而慎用!
案例四:(选自道德知音论坛) 家长发现孩子学习能力差,及时做出的教育尝试。5岁,农村家庭。 诵读前情况:据家长说,大脑迟钝。大人每天教他数数,教两年多,只能数到5之内,从来超不过6。诵读《德道经》三个月后: (1)慧能开启,100之内的数加减,能准确地一口算出来。(2)200多汉字,能读,能写,能拼音。
案例五:(选自熊春锦先生著《国学道德经典导读》2006年8月 中央编译出版社)6岁,诵读家庭。孩子自己主动自觉自愿地学习。 问:“为什么要诵读经典啊?”答:“我诵经为我爸爸,因为爸爸头年把脚歪伤了。让爸爸早日好”“还为姥姥和姥爷,不让姥爷和姥姥吵架。”
总结:从小培养、提升孩子的感恩心、爱心,有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稳定与成熟,作为家长,从孩子素洁、淳朴的心灵中,也得到极大震撼与反思,调整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童为镜,反省自躬,和谐家园。经典诵读,可以为家庭成员构建沟通的桥梁。
案例六:(选自熊春锦先生著《国学道德经典导读》2006年8月 中央编译出版社)由于有了前期的德慧智胎婴养虚的教育过程,我们惊讶地发现,孩子都有超常的记忆力,少年版的《西游记》她几乎可以一章章地背下来。到四岁的时候,我让她背中医针炙穴位,她一周时间就把十二经络的数百个穴位按顺序背下来。对于认字,我们没有教她如何一笔一划地认和记,采用的方法是整体记、全篇背,书读百遍,其意自明,何况一字?四岁时,我估计了一下,二千汉字她可以拿下了。不过孩子的特点是记忆而非理解,这种理解以及诗歌、传统文化背后隐藏的巨大道德营养、人文情怀、人生感悟都会在适当的时候一一释放,回报给每一位虔诚的父母以及阳光灿烂的孩子。
案例七:
李洪彬
例如《北京新京报》曾经有过一篇报道,11岁的男孩李洪彬,将《老子》81章倒背如流。这位五年级的小学生在北京大学电教中心进行过公开表演,而且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他自己所说出来的奥秘,就是“我背诵时就好像照着大脑里的一张图念下来,没有你们想的那么难”。
李洪彬的记忆法,就是一种及其典型的慧性图文思维法。而他的慧性图文思维法的被激活和出现,就是得益于他坚持了诵读《老子》81章。老子的五千言,就具有开慧益智、激活慧性图文思维能力的强大作用。
案例八:
甘肃天水德慧智实验幼儿园
王甜甜,,女,8岁。天水市道北小学二年级学生,从三岁开始诵读经典,诵读过《老子》、《周易》、《弟子规》、《德道三字经》等。能够熟练背诵《老子》并且一直坚持诵读,从未间断。
通过经典诵读的熏陶,与其他孩子向比较,从小乖巧、懂事。性格活泼开朗,独立性很强。
尤其像孩子的多动症是令我们老师和家长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在小甜甜身上就显得不很明显,她小时候在家里大人不让动的东西她不会去动。所以她走到哪里都是别人受欢迎的小客人。
她小时候在家里大人不让动的东西她不会去动。得到了亲戚朋友邻居的一致好评。
上学后也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很聪明,记忆力非常好,尤其背课文对她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在学校里语文老师要求孩子们下课后到他的办公室背课文。有时候短小一点的课文老师还没有上,她就已经背会了;而且老师没有要求孩子背的课文,她也背会了。因此甜甜的语文书上老师都给她打了120分、150分作为鼓励。正是由于经典诵读的熏陶,开发了她的慧性,才使她有了超长的记忆力。别的孩子用10分钟能学会的东西,她5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就可以学会。所以尽管学习非常好,但是她学的非常轻松,对她来说学习就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家庭作业从来都是她自觉独立完成,父母从不辅导,所以她的父母现在也很轻松。
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因为要什么东西而哭闹过。“记得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常常在路上碰到一些家长由于孩子不听话而苦恼,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孩子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手。达不到目的誓不罢休!尤其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是如此。有几位家长说,孩子每天放学都要吃一个雪糕,不然中午不吃饭,小孩子一般都喜欢吃小零食或冷饮之类的,但是我女儿还是比较听话”。
孩子不仅学习好,而且在绘画、唱歌等方面都显得很有灵气,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甜甜妈妈说:“今年暑假,孩子嚷着要学电子琴,我给她报了名。在此之前,孩子从来没有摸过电子琴,也没有见过五线谱,暑期班一个课时是90分钟,当我第一天去接孩子的时候,那位老师给我说,你们的孩子真聪明,我给教的东西只教一遍她就会了。当时我也一点都没谦虚,我说,是的,我的孩子比较聪明,因为她三岁的时候我给她教过老子《德道经》,她会背《老子》,而且一直没有间断。第二天,我去接孩子,老师又夸奖说,你们这个孩子前途无量!有一次孩子回来给我说,老师给他们交了一首短小的曲子,孩子们练习了一会儿以后,老师让他们单独弹。别的孩子都照着书去弹,她没有看书,老师非常惊奇,问为什么不看书,我女儿说,这个五线谱早都在她的心里了。”从这件事说明,孩子的慧性得到开发以后,她不管学什么,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经典诵读贵在坚持:
经典诵读的方法虽然简单易行,贵在坚持。只要每天让孩子坚持不少于半小时,每次不少于15分钟的诵读,让孩子在经典的滋养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孩子的变化就会看得见,就这么简单。我们必须坚信,只要我们努力,圣贤和天才必定会诞生于父母、幼师对孩子的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之中!
相关德慧智教育的理论和分享:
一、学习《德道经》在当今社会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
二、“之乎者也”中的奥秘
——为什么提倡诵读《德道经》而不是《道德经》?
三、何为德慧智经典诵读?
——中央教育3台记者专访老子学院院长熊春锦
四、老子思想教育与民族的未来
五、老子文化与现代医德培养
六、如何走出教育的困境?
——高中阶段推广德慧智教育的经验分享
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个人诵读《老子 德道经》的体悟分享
相关德慧智胎教的理论和实践:
一、婴幼儿教育的成败将奠定孩子的终生
二、当今孩子不好教育的原因在哪里?
三、德慧智小宝宝成长记
四、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五、如何提升儿童读经的兴趣?
《德道经》男声,女声全篇诵读MP3,最新《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讲座MP3,以及其他相关老子文化学习资料已上传至群共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入群自行下载。群号:158187530;群名:黄老修身治世;验证码:尊道贵德。
当然会网购的朋友也可以到网站德慧智淘宝总店http://dehuizhi.taobao.com/ 购买纸质书籍以及光盘资料。
十月份《德道经》赠送名单
由于超出预算,十月份赠送名单中只有一半左右朋友的书已寄出,
其余朋友顺延至11月寄出,敬请谅解。
|
|